可君瑾瑜没想到的是,贾敏因贾琏改了的缘故,竟升起亲近贾府之意。毕竟在古代姻亲的关系还是比较牢固的,加上现在贾敏有了儿子,林家五服之内又没什么亲族,将来儿子没人帮衬,官场上会比较辛苦。所以在发现贾琏上进之后,贾敏便想着有个表兄也是好的。
君瑾瑜对此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拉贾琏一把,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要说这贾家,君瑾瑜最不喜的自是二房,对贾母也没好感,大房贾赦是君瑾瑜看不上眼的。之所以帮贾琏,一则是为了打击二房,二则君瑾瑜并不讨厌贾琏夫妻,这两人都是聪明人,只要想法儿让他们知道些国法家规,心里多些忌讳,便不会走歪路上去了。三吗,便是想拉迎春一把了。这贾府中,君瑾瑜比较看得顺眼的也就大房的庶女迎春,外加丫鬟晴雯了,当然还有养在荣国府,隔壁宁国府的嫡女惜春。
不过君瑾瑜也不想看到贾敏亲近贾府。虽然二房已经搬出了荣国府,但是贾母可还在呢,谁知道为了二房贾母会不会脑子抽了,又来算计林家。尽管黛玉已经被皇帝赐婚给自己了,但是贾母和二房都不是有脑子的,且还胆大包天,不是不可能算计黛玉。
毕竟分了家的二房不过是个五品的人家,贾宝玉也只是五品官的嫡次子,虽说嫡长子贾珠早逝,但贾珠的儿子,二房的嫡长孙贾兰可是已经出生了,这二房按照规矩还是得贾兰继承。即便贾母和王夫人都不想承认,认定贾宝玉是有大造化的,但事实就是贾宝玉根本娶不到什么大家闺秀。
虽说贾宝玉如今才十一岁,还不到说亲的年纪,但是林黛玉毕竟是二品大员的嫡长女,林如海此次回京,说不得还要再往上升一升,若非林黛玉已经赐婚长公主玉亲王,待到林黛玉十二岁上下,不知有多少人家想求娶。王夫人再蠢也知道正常情况下林黛玉是绝不可能嫁到自家的,但若是算计林黛玉失了名声呢?没有名声的林黛玉怕是不仅嫁不了皇家,估计也没其他人家愿意结亲了。
其实原著中王夫人真的不愿意贾宝玉娶林黛玉吗?如果当时林如海还在,王夫人必然会同意木石前盟的。不过是拉着林黛玉做备胎罢了,用尽林家家财后,又有薛家这个选择便弃了林黛玉。
更何况,林家现在还有一个嫡子林瑄玉,和惜春差不大,探春虽然比林瑄玉稍微大上一点,但也不是没有机会。虽说探春是个五品官的庶女,但以贾母和王夫人那自以为是的心态,并不会觉得不能算计林家娶了探春去。
所以出于种种考虑,君瑾瑜觉得贾敏决不能亲近了贾家,至少在贾母没法儿算计林家之前,都得里贾家远点。因此,君瑾瑜便通过入梦术,将红楼梦的剧情演变为梦境,让贾敏知晓。又担心贾敏醒后会因为梦境之事反应偏激,君瑾瑜便洗去贾敏对原定命运的记忆,只将情绪留下来,这样贾敏即使不知缘故,也对贾府亲近不起来,自会远离贾母等人。
不提这些,贾敏将从江南带回来的东西都安置好,略休息了片刻,换了身衣裳,天色就已经微黑了。林如海还未从宫里回来,贾敏心中略有些焦急,正在此时,宫里来了个小太监,让贾敏携子女进宫。
贾敏顾不得疑惑,忙按品级妆办,带着黛玉和瑄玉上轿,随小太监入宫。
小太监领着贾敏母子三人来到了长春宫,原是皇后应君瑾瑜之求,召了他们来见。
贾敏三人给皇后和君瑾瑜行了礼,便听皇后温言道:“林夫人不必多礼。”说着,便给三人赐座,皇后先看向林瑄玉,见他年纪虽小却进退有度,举止不俗,夸赞了一番。
接着便又看向另一边的林黛玉:“这便是林夫人于花朝节所生的千金吧,走上前来,让本宫瞧瞧。”林黛玉依言走至皇后前方三步处,皇后细细打量:“果真是个玲珑人儿!”吩咐宫女呈上表礼,给林瑄玉的是一套上用的文房四宝,给黛玉的则是珠宝首饰,都不稀奇,只有给黛玉的一块极品紫玉很是罕见。这块紫玉乃是鸳鸯扣,与君瑾瑜挂在身上的是一对。
林黛玉原没有注意,可架不住有君瑾瑜在啊。君瑾瑜也不管恋人此世还未被唤醒,直接就坐到林黛玉的旁边:“玉儿,你看,这紫玉是我好不容易向父皇求来的,给你的这块和我身上的这块是一对的,你喜不喜欢?”
林黛玉的脸都红得快要滴血了,虽然知道此人是自己未来的夫君(?),但是她这般自来熟叫自己“玉儿”,还说什么一对的话,也太过羞人了!因此林黛玉只低着头,并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