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祚可不知道这些官员肚子里的弯弯肠子,不咸不淡的受了礼,说了几句,便让这些人散了,反正真正重要的人是赶不走的。进了行宫,先行来洛阳的周大人便跟了上来,秦祚也要听听他汇报情况,嘱咐苏素衣去好好休息,这才脚步一转朝办公的书房而去。
这一汇报,便是两个时辰,所幸如今所有的情况都是朝好的发展,秦祚刚刚松一口气,想着有空带苏素衣去逛牡丹园时苏逾明就在外求见了。秦祚觉得,自己跟这老丈人会不会太有默契了一点?
“进来。”
苏逾明大步走进来,面色有些沉重,站定后抱拳道:“陛下,有一股逃往莱州的难民叛乱了。”
“有多少人?”秦祚皱了皱眉,她是百姓出身,从前也当过难民,她清楚的知道,只要有口饭吃,难民是不会冒着生命危险作乱的。可她明明已经下令各州县开仓放粮救济难民了啊,这也太奇怪了。
苏逾明道:“大约五百多人。”
秦祚看了看周大人,问道:“五百人不是个小数,往莱州而去的有那么多人吗?”
周大人查了查手中厚厚一本册子,确认再三,这才道:“回陛下,往莱州方向而去的难民有两千人。”
秦祚抿抿唇,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始终理不出来头绪,只好对苏逾明道:“苏将军挑选一名副将领兵一千,赴莱州剿匪。”只要一叛乱,便不叫百姓了,而叫匪。
“是!”苏逾明道:“我儿苏庆云,可担此任。”苏逾明性格耿直,只会按能力来,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你就算是我儿,不行就不能上,若行我也不避讳举荐你。
秦祚怔了一下,然后摆手道:“换个人。”素衣早叮嘱了我不能让苏庆云上战场,你这当爹的还主动举荐起来了,真是……二愣子。
苏逾明也楞了,嘴巴张合几下,没说出话,最后又报出一个名字,得到秦祚同意后才离去。
------------
第35章 请战
第二日,秦祚处理完公事之后去看苏素衣时就听见苏庆云的声音,在门口驻足聆听了一阵,才知是苏庆云不知从哪里知道是自己不让他带兵剿匪,于是拐弯抹角求到苏素衣这里来了,想姐姐为自己说几句话。却不料根本原因就是自家姐姐不让他去,于是便开始发小脾气了。
听着里面苏素衣的语气,可没有对自己这般温柔,毫不客气的在教训着家弟,秦祚稍稍得意了一下,又想到终究是自家小舅子,这么吵下去也会伤到苏素衣的心,于是迈步进去。
正板着面孔严词教训着的苏素衣见秦祚走进来,立马收了声,施礼之后也不说话,也不看苏庆云,自顾自坐着喝茶。秦祚一看,得,还在气头上呢。
再看苏庆云,涨得满脸通红,双目含泪,显然很不服气。见秦祚看向他,他一下行了个军礼,半跪在地,道:“陛下,臣请战!”
秦祚为难的看了苏素衣一眼,那人正镇定的喝着茶,但时不时瞄过去的眼神却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秦祚懂了,可她也不想对小舅子太严厉,于是笑着拍拍他肩膀道:“庆云啊,不是我不让你上战场,只是你这情况有些特殊。苏家世代为将,乃国之栋梁,你二叔三叔、大哥等人都战死沙场,你可是苏家主家的独苗了。况且你如今年纪还小,这战火无情,你姐姐也是一片苦心,怕你再出什么事,我可如何向苏家交代?”
苏庆云倔强冷笑:“能出什么事?大不了就是一死。我二叔、三叔,我大哥都能死,为什么我就死不得?说我是主家独苗不假,可这千万将士,有几多独苗,为何他们都能死,我就死不得?
望见苏庆云倔强的眼神,秦祚叹了一声,将门虎种,名不虚传。可苏素衣已经千叮咛万嘱咐了,你再倔强姐夫我也不敢让你去啊。
见苏庆云一脸坚决,秦祚为难到道:“你今年多大年纪?”
苏庆云看了一眼苏素衣,大声答道:“十九!”
秦祚还未说话,就听见旁边桌子“啪”的一声脆响,把她吓得不轻,扭头一看,苏素衣黑着脸:“说实话!”
苏庆云也被吓了一跳,心中惧怕,低下头小声道:“十五……可是我长得像十九。”
秦祚又好气又好笑,故作威严道:“如今大秦无大乱,哪有十五岁参军的道理,此事莫提了,等过两年再说。”皇帝金口玉言,苏庆云也知自己这次肯定去不了了,垂拉着脑袋,怏怏的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