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远斐和秋洛都有些震惊于这人的话,明明是件不宜被外人知晓的事,怎么在她们嘴里说出来,这么骄傲呢?
好像这女的和女的成婚,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是件该被所有人羡慕的事。
姑嫂子也很满意媒娘的说法,觉得这银子没有花亏,她也觉得张如玉是个值得嫁的人。
再想想自己嫁的那个男人,这么多年了,自己为他生了那么多孩子,平日里却连句软乎话都不会说。而且还要防着外面的莺莺燕燕勾搭,这日子过的可真是乏味的,好像全在那些鸡毛蒜皮的事里过了。
陪着自己出门逛逛,也是百般不耐烦,甩着一张驴脸,看着都生厌。偶尔脾气还差,会打自己两下,她这满心苦楚都找不到人去说,如果都是女子,应该会互相扶持着过日子吧。彼此嘘寒问暖,知道自己想要的,也明白对方想求的。
这么一想,姑嫂子被自己的念头吓住了,然后看向媒娘的眼神,有些恍惚,这人也忒能说了,她都差点动摇了。
张卿这事儿是比较特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这样做的,娶沐娴进门是为了张楠御,为了张家。
如果真的是两个女子成婚,外面会传什么话,就先不说了,这谁心里会愿意啊!自古以来都是阴阳合天道,女子若不能相夫教子,那就是失德。
更何况以后没有子嗣赡养,那日子还不知道该苦成什么样呢?
恐怕等百年之后,连个扫墓焚香的都没有,这可是大大的不妥。
媒娘那些话,就哄哄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她们可不懂以后的日子该怎样过。
别的就不说了,就为了自己的孩子,怎么看还是寻个男人嫁了比较好。
就张卿那边儿,说是娶沐娴,那娶回去也是做个摆设,空给个张夫人的名头罢了。
她们现在说张卿有多喜欢这沐姑娘还不是全靠编的,她们就知道当年沐娴救过她,后来两人见过几面而已,旁的关系,可没有听说过。
而且听之前张统和老爷子去劝张卿的时候,这人可是个不耐烦的,如果不是还有她哥这个由头,恐怕就张卿那儿,就说不通了。
但是不管怎样,得先把人娶回去再说。
现在这些话,哪家求亲的不是这么说的,她们也不过是照搬一下而已,反正张卿又不会来争辩,是真是假她们心头清楚就是了。
随着这些人的放低姿态,沐远斐也渐渐找到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傲气,对于媒娘的话,没有半点儿动摇。
反正张卿说了,不管他做什么,这亲事反正是成定了的。
“沐娴是我的女儿,也是我从小如珠如宝守着长大的,我自然是希望她能过上好日子,可是就算如你们所说,那四小姐能对她好。可是等她老了之后,连个后人都没有。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到了那个时候,我的沐娴又该如何。”
沐远斐的问题一下就戳中了要点,赵宁和那位姑嫂子都面色一白,有些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好。
“沐老爷,先不说张家家业大,不知道有多少丫鬟仆人等着伺候,就说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你瞧这是张家下的聘礼,有了这些,就算没有子嗣又如何,那日子照样过的逍逍遥遥的。”媒娘不愧是在这方面嘴皮子利索、脑子动的快的,从宽袖里取出个烫金红礼折,递到沐远斐面前。
人一直这么举着,沐远斐也不好不看,只能黑着脸接过来,本来随意地翻了两下,只当是走的个形式。可眼瞅着里面的东西,只能说这张家是来真的,这手笔真是大啊!
这种规格,怕是张家主家人成婚,才会有的吧,看来他们是真的很看重自己的女儿。
“呵,你们还真是舍得。”沐远斐都有些舍不得放下去了,这里面好像有很多名家书画。唉,如果儿子再大些,还是被看上的那个,他肯定二话不说就把人嫁出去了。
赵宁见这人有些动摇了,但还是没松口,便又抖出个好处,“我听说您还有个女儿和儿子,有没有想过让他们读什么学堂呢?如果能结成亲家的话,这东荷书院的名额能帮着求求的。”
那可不是个好进的,多少富家、官家的孩子想去,都没有门路。
这开山建院的人,据说是做过太子太傅,后面这院里又出了三个状元、两个宰相,名声可是显赫。
赵宁本来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去的,可是等着有这个能耐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过了入院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