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摇了摇头道:“我只是俗家弟子,哪里管得了这些,只不过是想到了九阴总纲。”
九阴真经为道家武功,以阴柔为主,九阴极盛,乃成为灾。黄裳所以名之为“九阴真经”,原有阴阳不调,即成为灾之意。周芷若练时,须得以不时以峨眉九阳功祛除阴邪之气。但九阴真经的总旨阐述阴阳互济、阴阳调和的至理,纠正经书上其他武功重阴柔的缺失,若能习成,功力必更上一层,且能免受阴邪滋扰,只是其意深奥,艰涩难懂。峨眉派为佛门,周芷若自小耳濡目染,略懂些佛理,于道法不甚了解,虽然将总纲只字不漏背下,其中玄理她却始终参悟不透,当初走火入魔,除却急于求成,还有不解其意练岔了的缘故。
黄衫女子虽然给予了一些提点,但那时候以疗伤为主,加上时日不多,并未与周芷若细解总纲,如今她体内寒毒去尽,上卷入门内功已有小成,便开始琢磨起这总纲来,她询问过静玄等人,可她们悟性一般,连佛理也只会死记硬背,哪里会通晓道门玄理,根本无法给她帮助。她原本已生退意,打算找个时间去武当拜访张真人,求解这总纲上的玄理,如今见赵敏看道门典籍作消遣,便想对方出身贵胄之家,学识必然远胜常人,说不定能给自己指点一二,所以才会有如此一问。
“你说那倚天剑里的功夫?怎么啦?”赵敏好奇道,两人冰释前嫌后,她便从周芷若那得知了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的事。知道九阴真经玄妙无比,周芷若只练了大半年,便能压制何太冲夫妇联手,至于其他便不怎么了解了,她无内功根基,本身也无心习那高深的武学,偶尔问及,也只是为了和周芷若随便说点什么。
“那总纲为道门玄理,对我来说艰涩难懂,所以迟迟不能有所进展。”周芷若见桌上有笔墨纸砚,便写了几句下来,问道,“敏敏,你可知其意?”
赵敏瞥了一眼,思忖片刻道:“若我没记错,这应是取自《道德经》中的先天一炁,混元无极,其意为大道为一,两仪生于大道而相生相合。”她抽走周芷若手里那本书,翻到其中一页又道:“后世道法玄理多有引用,像这里,虽然表达不同,意思倒是差不多。”随后她对照周芷若写下那几句,逐一解释过去。
周芷若看她所指之处,大意果真差不多,再听得她的解释,暗道:两仪相生相合,便是阴阳互济,阴阳虽相克,实则殊途同归,与黄衫女子所言的练到极处自然阴阳相调是一个意思,再念及自己修习四象掌法时学习的太极八卦之理,忽有茅塞顿开之感。
“怎么?”赵敏见她神情变化不定,担心她又想到岔处,忙道,“我只是套了道家几句话,这是内功心法,不见得就能对得上。”
周芷若摇了摇头:“不,听你一席话,我便如醍醐灌顶。”她见赵敏闻言抿唇一笑、面露得意,忍不住拉住她的手道:“敏敏,你可真厉害。”
她心中一直觉得赵敏才华非凡,初遇时就敬仰不已,如此直白道出却是第一次,赵敏听了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背过身子去开那点心盒,好藏起羞赧,过了一会儿才道:“我也只是略懂一二,不过你要是觉得哪里艰涩难懂,我倒是可以帮着一起看看。”
“好。”周芷若笑了笑,之后便坐过去和赵敏一起吃了些点心,两人天南地北谈了一阵,她见附近景致幽雅,暗想此地倒不失为一个好住处,又想到赵敏前阵子的窘境,忽地有了主意。
第二天,周芷若吩咐门中仆役将竹屋里两间闲置的房间分别改造成客房和书室,然后指定了数百册道家典藏,令藏书阁弟子送至后山竹舍。而后她召集几大重要门人,告知她们自己接下来须得借助于赵敏,所以会频繁出入后山。
静玄等人大为不解,忙追问原委,她便解释道:“如今我练功到紧要关头,只是那心法以道门玄理阐述,晦涩难懂,如今峨眉派只有赵姑娘能指点一二。我此举,亦是为了能早日功法大成,扬我峨眉威名。”
她此言一出,其他人便无从反对,周芷若所言的心法,她们都见识过一些,领悟程度连周芷若都不如,更别说是为她指点迷津了,有人担心赵敏偷学武功,周芷若则称只求解道法,武理自行领悟,而赵敏连内功根基都没有,那样高深的武功她根本无从练起,如此一来,众人只能告诫几句“掌门切记不可为她所惑”,便不再多言。
得了这堂而皇之的理由,周芷若便开始隔两三日就去一趟后山,偶尔还在那留宿,一开始门人颇有微词,但见她殚精竭虑,将门中上下事无巨细打理得井井有条,门人的日子过得比灭绝师太在时不知舒服了多少,便渐渐地没了意见。过了一段时间,哪怕她在赵敏那一连住上几日,也无人会上前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