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时不刻都要想着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承诺。
“七娘——”温雪晴回来,手里抱着一个琴匣。
时隔两年,这张琴终于遇到了最适合的主人。
温雪晴也终于把琴真正送给凌柔。
那是要与她相伴一生的姑娘。
轻风徐来,枝头杏花纷落,又是一年春正好。
凤箫悠扬,落霞琴和,愿与共你年少至白首。
===正文完===
第68章 番外一
“陛下,该歇息了。”
宫人轻手轻脚地进来, 小声提醒刘穹。
“已经这么晚了吗?”搁笔收好奏章, 刘穹往外望去。
天际明月高悬, 溶溶月色透过松叶缝隙找到晶莹的雪地上。回廊幽深, 伫立的守卫手执枪戟, 长长的影子与高柱栏杆交错。
刘穹抬脚迈出殿门,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 顿觉气爽精神。
跟随引路的宫人预先提起羊角灯走在刘穹前面,橙红的灯苗在冷风中颤抖, 宫人跟着瑟缩了一下。
顺手将一旁宫人的羊角灯拿来, 刘穹对身边的内监道:“都回去吧,不必这么多人跟着, 天冷难捱,喝了热汤再歇息。”
内监知眼前的帝王向来仁厚,颔首领命。
有年纪小的宫人听说天子恩典可以早些回去, 憋不住高呼一声撒腿就要跑。
刘穹跟着看过去,也忍不住笑起来。
“陛……陛下……”小宫人一惊, 被刘穹一看, 当即红了脸。
他们这位陛下,经历相当传奇, 她先前也听过不少事迹。天子从小经历磨难,幼年被迫离开洛阳,少年时在临州养晦隐忍,待羽翼丰满, 这才入主洛阳,灭伪帝收南方三州,镇魏王抗拒匈奴三千里……每一桩每一件都是说书人嘴里最精彩澎湃的故事。
在小宫人的想象里,这样的天子当是一位身材魁梧,面留胡须,面庞圆润,带有几许风霜痕迹的智者形象的。
没想到竟然这么年轻,还分外的有气度。
小宫人迷迷糊糊地想着,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真龙之气”。
“陛下恩典,还愣在这里做什么?”看小宫人那羞红的面颊,刘穹身旁的内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厉喝道,“若再不回去,便在这里守一晚吧!”
这一声如同响雷,小宫人当即清醒过来,行了礼快步告退。
“说起来,几位皇子也该启蒙入学了吧?”刘穹呼出一口白气,悠悠然地边走边和内监说话。
内监称是。
刘穹叹气:“这天这么冷,两位姨母是不会来了,朕原想着是让她们看下的……”
内监欲言又止。
温凌两家是刘穹登基后的最大受益者。更别提两家皆是人才济济,在刘穹的大力提拔下,更是占了朝堂一半以上。
现在刘穹想要让温雪晴和凌柔进京看皇子们,这不是又让两家掌控了王朝未来?
“温司马年后就要走了。”刘穹扯了扯嘴角。温五郎说托词之前在南方受了瘴气,天一阴冷些就受不了,赶着要辞官回临州。
刘穹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一方面他知晓温家确无夺位之心,可另一方面,他又隐隐不满温凌二家的权势过大。
温五郎主动请辞,让他忧虑又窃喜。高门出身,胆识才学俱是一流,他是当年最后仍旧守在洛阳的臣子,又为新朝的建立劳心劳力,温五郎的声望极高,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的榜样,寒门小户对他亦是赞赏礼让。
温霁明在将洛阳移交给刘穹后,便回临州接任温光赫成为新一任州牧,这样算下来,温家在朝中的人其实也不是那么多……
恍恍惚惚地想着,刘穹抖抖袖子,凉风钻入紧贴皮肤,让他冷静不少。
他是两位姨母亲手教养的,日子久了,即使二人没有同他明说过,他也知道二人的关系是如何如何的。除了凌柔,他也同样将温雪晴称为他的姨母。
天下人只以为临州温雪晴掌权所以不嫁,凌柔位高所以不嫁,殊不知……
“两位姨母还真是滴水不漏。”刘穹唏嘘叹道,盛极必衰,温凌两家想要长存,自然要适当退步。
内监默然,临州这两位天下人少有能直接评论的,但凡清楚些的,都不敢去招惹,就连魏地那位狂妄的魏王,也不敢。
说起来,年关将近,魏地的魏王也差不多该入京了。
刘穹向北遥遥一望,冷风吹得眼睛疼:“算了算了,不想了,先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