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驸马_作者:笔锋纵横(201)

  顾云璟每次很想给父亲写信,可是石门关是萧国和西凉的边境,那里风沙漫天,交通极为堵塞,如今又是两国交战之际,没有信使愿意将信送到石门关那里去。

  而顾威呢,平常一直忙于打战和研究军事,每日夙兴夜寐,战争的紧张容不得他过分思念顾云璟。再加上,即使写了信,运送回都城也是件极其困难的事。顾威是绝对不会,千里迢迢派士兵只为送家书的。偶尔顾威想念孩子了,他都是望月兴叹的。

  第102章 斗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塞外的月亮再怎么圆, 再怎么美, 终究不如故乡的好。顾威每在边塞的月光下多站一次,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便多加一分。自从西征后, 他时常挂念着顾云璟的身体。他很想给“儿子”写信, 询问下“儿子”的近况。

  奈何路途遥远,且战事吃紧, 来回送一趟信实在是艰难重重。因此,顾威只能把思乡思亲人之情藏在心中。这回, 他让士兵八百里加急给朝廷送信, 顺带捎了封家书回来。

  顾云璟缓缓拆开信封,阅读着信上的话语。

  “云璟吾儿, 身体可好?为父征战塞外,纵战场上所向披靡,然夜里无人之际, 时常念起吾儿。.........为父当率军奋勇杀敌,驱敌人于千里之外, 还边塞以宁静。凯旋归来之时, 便是你我父子团聚之日。为父身体安好,吾儿勿念。”

  看着这些内容, 顾云璟脑海中浮现出父亲的模样,耳边回荡着父亲临行前的谆谆教导。

  “顾忠,送信之人何在?”顾云璟一边将信折叠好后,一边说道, “我这就给父亲回封信,让信使顺便给带去。”

  顾忠答道:“世子,信使把信给我之后,便直奔皇宫而去了,八百里加急给陛下送急报呢。”

  “看样子,给朝廷送急报才是主要目的,父亲应该是顺带让他捎信回府的。”顾云璟比任何人了解顾威,自家父亲是绝对不会白白浪费一个士兵的体力专门送家书的。

  她琢磨了下,又道,“八百里加急,可是边关出了什么重要的事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顾忠还是挺懂规矩的,他摇头,“我一个下人,也不好多嘴问军队中的事。”

  顾威是兵马大元帅,全权负责西征之事。既是与军队有关,便是与自家父亲有关,所谓父女连心,这当然也与顾云璟有关了。

  顾云璟思忖道:“既是八百里加急,绝对是非常重要之事。西征军队奔赴塞外,五万多人马和西凉对峙一年之久,远征是一件非常困苦的事情,尤其是当粮草等后援跟不上时。想必父亲是向朝庭求助。”

  说到粮草求助这个问题,顾云璟不免心中一阵担忧。这些年皇帝大肆挥霍,众官员纷纷效仿,以奢华为荣。上行下效,朝廷的财力在以可见的速度下降着。就拿不久前来说,萧冠还想去封禅泰山,在这位皇帝陛下的眼里,士兵的性命远远不如他个人享受来得重要。

  山外青山楼外楼,都城歌舞几时休?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还怎么指望拿出粮草支援军队?

  顾云璟对萧慕雪道:“雪儿,依照父皇如今的性子,恐怕他是不会那么容易拿出财力或物质去支援军队的。恐怕这事,还得你出面去说才行。”

  镇远侯为了朝廷安稳,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顾家军为了保边塞安宁,不惜奔赴万里对战西凉。在萧慕雪心中,他们都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汉子。如果她的父皇为了个人享受,而罔顾数万浴血奋战的将士,萧慕雪是看不下去的。就算不用顾云璟提醒,她也会力谏萧冠的。

  萧慕雪道:“我明白,我一定会尽力劝谏父皇的。”

  .........

  皇宫中。

  萧冠收到顾威的八百里加急奏折后,心情既微妙又复杂。按理来说,军队粮草不够,朝廷给予援助是理所当然之事。可一旦援助,他南巡的计划就要泡汤了。萧冠素闻江南多美女,这次出巡是为了充纳后宫去的。

  虽然后宫无数,美女如云,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对女人总是有着无限的渴求。就算把天下的美女都收入囊中,萧冠也不会觉得多。

  萧冠好色奢靡,可到底不是彻头彻尾的昏庸无道。他一方面想支援前线,一方面也确实想南巡。然而二者不可兼得,因为目前朝廷的财力是有限的。因此萧冠格外纠结。

  御书房中集合了几个朝廷重臣,这其中以右相李朝臣和骠骑将军秦摄为代表。他们两个本来就不合,在朝堂上因为意见不合而争的面红耳赤是司空见惯的事。此时,他们又就这一事开始了激烈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