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二人来到御书房。
萧湛道:“母后有什么话尽管吩咐,儿臣一定谨遵您的教诲。”
皇后神色微凝:“驸马是你的得力靠山,左膀右臂。现在她倒了,你的那些对手们一定会幸灾乐祸,估计做梦都要笑醒。”
“驸马倒了,现在你身边就没有人为你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了。所以你必须自己坚强起来,眼下朝政已经乱作一锅粥,亲王们各自为政。萧淙最看不得你顺风顺水,若是他在这个时候来个逼宫,母后问你,你该如何应付?你现在尚未登上大统,权力有限,在王城中只能调区区两千禁卫军。”
萧湛一本正经回答道:“这个事情驸马之前已经和我商议过了,她的意思是要我尽快登基为帝,扫除前方一切障碍。”
皇后点头:“没错。看来驸马未雨绸缪的工作做得极好。母后之前看过了,五天后是个吉利日子,适合举办你的登基大典。”
萧湛点头却又摇头:“五天后,这未免太快了吧?驸马和雪儿都已经成了这般情况,儿臣还有什么心思去登基?”
“不登基,你只有死路一条!你别忘了萧淙背后有一个势力强大的舅舅,秦摄。你现在只是一个亲王之身,动弹他不得,可如果你成了皇帝,别说一个秦摄,区区十个秦摄,你一样把他收拾得妥妥帖帖。”
萧湛疑惑道:“母后,可是这情况太过于紧急了。朝中不少大臣们未必是真心服从儿臣的。”
皇后脸上浮动起本该属于男儿的刚强之色,她一针见血道:“古语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些不肯臣服于你的人,显然是不识时务者,留着这些人又做什么呢?朝廷很多官员名不符实,这一次确实需要好好放血,引新的人才进来。”
“据母后所知,驸马之前已经罗列好了名单给你,上面写着哪些大臣该重用,哪些不该重用。你就按照她写的办吧。”
萧湛还有一些担忧:“父君尚在,我这个做儿子的就急着登基,这一定会引来很多大臣的非议。儿臣可以不在乎大臣的非议,可皇叔那边……,他和父皇关系最好。”
“儿臣之前推行的政策,损害利益最多的一个人便是皇叔。现在我又如此急迫的登基,怕会惹来皇叔不满。”
萧湛所说的皇叔,即益王萧勉。二十多年前,萧冠登上皇位之后唯一没有赶尽杀绝的一个弟弟。萧冠对这个弟弟甚好,不但没有为难他,反而恩宠有加。既赏赐珠宝良田无数,又给萧勉划了块益州的封地,封为益王。
萧湛怕他登基之后,益王会第一个找他算账。毕竟萧勉统辖益州,他手握着三万大军。站在以前的角度来说,朝廷兵强马壮,根本不会畏惧区区三万士兵。
可现在今非昔比,朝廷把能够打仗的士兵们尽数派到前线去了。现在留下的只有两千御林军和一万多禁卫军,纵然萧湛当了皇帝可以号令这些人,可他并不想要看到兵戎相见,血流成河的局面。
他知道萧勉虽然疼爱他,可这位王爷在遇到原则性问题,却绝不会退让。说不定益王还真会为这件事情和他拔剑相向。
皇后打消了他的担忧和疑虑:“湛儿莫慌,这事交由母后去处理。你赶快吩咐三省六部,紧锣密鼓地张罗登基之事。”
皇后得了顾云璟囊中的计策后,她已经知道该怎么去说服萧勉了。
除此之外,顾云璟锦囊中还嘱咐道:萧湛一旦登基后,除了料理昭王端王之流以外,还需要料理的一个人便是萧勉。
顾云璟甚至把怎么料理的办法都写出来了。知道萧湛善良狠不下心来动手,因此她才嘱咐采月,把锦囊直接交到皇后手中。
…………
一顶绛青色小轿从侯府侧门而入,悠悠停在顾云璟和萧慕雪的婚房外,公主殿下由人们搀扶着,缓缓步入房中。
采月正给顾云璟喂汤药,见了萧慕雪后忙放下碗,走了过来搀扶着公主。
看到躺在床上毫无血色的顾云璟,萧慕雪心中十分悲痛。她顾不得身上疼痛,慢慢间加快了步伐。其实,对于她来说,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
然而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终于撑到顾云璟床边。
俊美无双的驸马爷,此时脖子上、脸庞、耳垂旁全是伤痕。
萧慕雪整个人几乎瘫倒在地,采月又扶了她一把,公主这才稳住。颤声问道:“驸马脸上的伤痕为何不包扎?”
采月恭敬道:“公主,奴婢给世子服的药是忘忧谷特殊的秘药。这种药治疗烫伤烧伤效果奇佳,它最需要讲究通透性。若是一直用纱布包着,空气得不到流通,药性反而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