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抬花轿娶对妻_作者:李叙(473)

2019-04-17 李叙

  天顺帝翻看刑部尚书递上来的折子,不禁叹气连连。杨国舅在昨夜的抵抗之中,觉察难逃一死,在屋里上吊自杀了。天顺帝瞧罢刑部尚书的折子,便把程意的折子打开,读罢心里一惊,抬头问道:“你要为杨党一众的老如妇孺求情?”

  “是,经查,他们的确不知情。”程意回道。

  “可按律法,她们不知情也得死,万一她们寻求报复,后患无穷,你不能妇人之仁。”天顺帝虽如此说,心里却放松下来,程意的心肠不狠,他心里颇为欣慰。

  “回陛下,臣昨夜查抄一众杨党,见到不少孩童,甚至,有刚出生的婴儿,陛下,婴儿无罪,臣不忍看他刚来人世便因父罪而死,还有那宅中妇人,并未参与卖国行径,臣请旨陛下宽恕老弱妇孺,将其发配边疆。”程意想起昨夜那啼哭的婴儿心生不忍,她内心的那处柔软被牵动了,她的孩子算时日也即将出生,所以她还是做不到,做不到把无辜的人送上断头台。

  “发配边疆怕是生不如死,都是过惯了富贵生活的人,怎么受得了?再说,这和其他情况不一样,是群党做案,你不怕他们寻仇,朕却忌惮,这样吧,七岁以下幼童可以免死,去处朕来安排,五十以上老妇也可免死,发配边疆,其余的还是按律法来吧。”

  程意闻言看向天顺帝,天顺帝显然已经做出让步。

  “陛下仁慈。”程意拱手道。

  “行了,过来帮朕拟旨,杨钦偷盗库银,倒卖税粮,卖国求荣,十恶不赦,虽畏罪自杀但难万死难以赎其罪,即刻株连九族。其妹杨贵妃,念起侍君多年,打入冷宫。杨党一众,除七岁下幼童与五十上老妇外,满门抄斩,今日午时行刑。”天顺帝一边说着,程意一边写着。

  天顺帝说罢对总管太监招了招手道:“另起一份圣旨,升刑部尚书黄显为太子太傅,调为吏部尚书,程意升刑部尚书,明日早朝宣读。”

  此言一出,黄显和程意对视一眼,纷纷走至中央跪下:“谢陛下隆恩。”

  “去办事吧。”天顺帝摆了摆手,本来他还犹豫程意的官升,刚才程意谏言替老弱妇孺求情,那神态赤子之心犹存,这样性子的人做刑部尚书最好不过,至于黄显,他老了,查案上已显得力不从心了。

  黄显和程意出了御书房在路上寒暄几句,直接奔赴天牢提犯人。

  公堂之上,程意宣读圣旨后,拍响惊堂木:“吴骖,孟轲,去除功名永不录用,当堂释放!!一众杨党即刻押付刑场,午时问斩!!!”

  令一出,衙役们便将杨党们押了出去,行至早市,一城百姓讶然,前前后后几十辆囚车,这在京城前所未有过。

  人群里,沈文昶和唐鸿飞瞧见了马上的程意,程意亦瞧了沈文昶,相视几秒之后程意转了头,夹进马肚子往前走。

  沈文昶顺着人流往刑场去。

  此次监斩人数众多,分批斩首,此刻斩台上跪着杨家人,里面十岁上下的姑娘少年有六人,此刻哭哭滴滴地跪着等死。

  沈文昶瞧在眼里心下不忍,目光从斩台移到程意身上,监斩台上的程意寒着脸目不斜视,身上的气场让沈文昶愣了好久。

  临近午时,鼓响一声,沈文昶转了转身往外走。

  “满仓,哪儿去?”唐鸿飞急问。

  沈文昶好似没有听到一般,脚下未停,唐鸿飞疑惑,跟了上去。

  “满仓,不是要等四弟么,你去哪儿?”

  沈文昶停了下来道:“你留下等她吧,我怕晕血,我在之前的茶馆等你们。”

  沈文昶说罢便离开法场去了茶馆,她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好似都变了,其实她也已经不是当初和他们结拜的那个她了,他们貌似回不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雅间的门开了,沈文昶看向门口,唐鸿飞带着程恩走了进来。

  沈文昶瞧见程恩时已然明白程意的意思了。

  “沈公子,我家公子昨夜一夜未合眼,今日又忙着监斩,眼下太累已经回府休息了,我家公子还说,近日事忙,沈公子离京那天,便不相送了。”

  沈文昶叹了口气站了起来从袖子取出一封信交给程恩道:“这信是你家公子让我带给丽娘的,我昨夜思来想去我去送不太合适,还给你家公子。另有一言,劳烦转告她,走夜路并不可怕,走着走着天是会亮的,但可怕的是从夜路走上暗路,暗路可是条不归路。”沈文昶断定目下程意与郡主并未行过周公之礼,至少在她看来还未走上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