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弦的身体好了很多,头发也长长了一些,虽然偶尔会生一两根白发。司弦经常坐飞机,很快也和黄田机场的工作人员熟络了,她记得今年五月份的空难。她想做点什么,虽然司弦记不清机长是谁,但她还是记得住航班的。
深入了机组以后,司弦发现问题还是挺多的。机组作风涣散,违章飞行,飞行技术管理松懈,部分机长技术素质低。回忆起上一世的空难,确实是这样,当初在飞机着陆前能见度差,看不清道面时,机长缺少大雨中飞行经验,没有按正常操纵方法减小油门和带杆,根据跑道灯光的变化情况使飞机退出下滑姿态,当飞机跳起后,机长采取了推杆的错误动作,致使飞机越跳越高,严重受损,失去了避免事故的最后机会。而且,飞机机组执行飞行任务时,飞行准备也不认真。五月八日的深圳地区天气形势为高空槽线配合锋面,雷雨强度强、面积大。机组对复杂的天气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没有制订具体的飞行方案。面对五边在大雨中飞行,能见度差,看不清道面这一特殊情况,机组配合不好,没有人报飞行高度、速度和有关数据,这样就使机长失去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司弦联系了公司的高层,她整理了一些数据,是她这些天乘坐航班的飞行报告。她指出了机组和塔台地勤的一些错误,高层还是比较重视司弦的建议,他们知道司弦上头有人,经常有人来深圳指名道姓地看她。
并且,司弦提出了五月份陪飞的提议。她上一世有飞行执照,也有自己的私人飞机,所以对于飞行她还是不陌生的。如果有个什么意外情况,她能够很快地提醒机组。五月八很快到来了,是3456号机的夜间飞行,果然遇到了大雨,机组决定下降时,司弦过来了,“能见度差,跑道积水,灯光效果不好,看地面也不清楚,我建议复飞。”
机组似乎忍耐了很久,“不用担心,这种情况我们之前也遇到过。”
这些天司弦动不动建议复飞,机组认为司弦这是在消耗国家资源。司弦看了看自己的表,机组已经开始联络下面了。
主警告:“解除自动驾驶报警。”
这时候“近进台”发来了通话:“你马上降到1500。”
副驾驶开口,扶着麦:“我已经降到1500。”
“近进台”继续通话:“前面有一架飞机比较近。五边雨比较大,看见跑道叫,你在云里看不见,对吧?”
“对啊。”副驾驶答道。
主警告:“解除自动驾驶报警。”
司弦一直在密切关注他们的通话,她抬起自己的手表,现在是晚上十二点四十八分。
副驾驶又开口了:“我请求降低高度,现在航向135,我看在跑道前面天气不好。”
近进台回复:“你现在马上降到900。”
机长也开口了:“3456建立盲降。”
副驾驶说:“3456联系塔台,6855再见。”
这时候司弦看着外面,她开口了,“注意高度,雨比较大。”
塔台发来通话:“CZ3456。”
一点四十九,司弦又看了看表。
机长扶着麦:“现在建立盲降了。”
副驾驶也跟着慢慢汇报:“330度左右,3456现在高度6000英尺,看到机场灯。”
机长看了一眼司弦,又叮嘱道:“等会儿晚点放啊。”
“油门预位,注意偏航。”司弦一直看着表,大概的估算着时间。
副驾驶开口了:“3456看到引进灯。”
大概两点四十七的时候,机长开口了:“决断高度”。
“注意偏航,下滑道太低。”司弦提醒着。
机长看着司弦,似乎觉得司弦很保守:“速度没事。”
司弦拧了拧眉,当飞机过近台后高度为170英尺时,驾驶舱出现了“下滑道低”的警告,N1由60%加至70%,速度从142.5海里/时增加至150海里/时。高度50英尺进跑道后,司弦看了看手表,她坐不住了,她认为现在机组应该拉杆退出下滑建立正常着陆姿态。
“带住驾驶杆,带住油门。”司弦以命令的口吻说着,“快,马上。”
机组愣了愣,司弦跟飞这么多天,还是和他们带着商量的形式对话,现在她这么急促,和寻常的样子大不一样。
“接地姿势不正确,会导致飞机重着陆跳跃。”司弦的语速很快。
这是机组才开始行使司弦的指挥,下定决定收油门,这才避免了飞机的第二次起跳。机身一次跳起后,高度5英尺,接地垂直过载1.9G,机身晃了晃,众人心底里捏了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