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圆玉润_作者:暗影流香(233)

  李云燕叹道:“个个都吓得要死,双腿打战,神不守舍的,裘安生是表现得最正常的人,只是汗流得多一点。”

  还是袁润直接:“那有口供吗?”

  李云燕道:“有,你们看看吧,我倒是一时看不出什么。”

  口供有七份,每一份上李云燕问的问题都差不多,而对方的答案却是精彩纷呈,各不相同——只可惜这些问题都没发体现出真相来。

  在众多的问题中,实际上李云燕这边真正想问的,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比如说问对方对于柳枝的遗书中提到自己的名字怎么看。

  柳枝的遗书当然这些人是看不到的,只要李云燕在提到这个事情时含糊其词,就足以让这些人胆战心惊了。

  A回答:“大人,冤枉啊,我这么喜欢秋娘,怎么会让她去杀秋娘呢!”

  B回答:“大人,我之前是槐花的常客,但秋娘比她更漂亮,我怎么会为了槐花去杀秋娘呢?”

  C回答:“大人,柳枝只是个妓/女,她的话怎么能信?”

  D回答:“大人,在下可是守法良民啊,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E回答:“我看此事必有蹊跷,还请李捕头仔细调查。”

  F回答:“大人,我如果想杀秋娘,也不必用这种法子吧?出点钱替她赎个身,买回去作妾为婢,再找个理由打死不是更好?何必把自己搅进这样的混水中?”

  G回答:“大人,柳枝和在下并无深交,在下若是要杀人,怎么会让她这个呆头呆脑的人来做?”

  七个回答,各不相同,但又基本能代表各种不同的应对方式。

  当然,李云燕面对这样的回答,也同样有不同的应对。比如说G的回答过后,李云燕就会说:“正是因为呆头呆脑才好骗,完事后灭口也方便嘛!”

  反正在这七份口供中,各种不同的回答不一而足,但是其中裘大少爷的回答虽然最不起眼,却是让三人都十分注重的。

  “看这一段,他说了这一句!”袁润还是最敏锐,立即指出了其中最大的一个疑点。

  ——“李捕头,您这话我实在是不明白,您自己都说了柳枝是自缢畏罪而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找我们来问话。”(裘大少爷)

  ——“但也有可能这遗书是伪造的。”(李云燕)

  ——“那可以对笔迹嘛!”(裘大少爷)

  阮玉珠和李云燕凑上来看了这一段,都不明白袁润指的是什么,阮玉珠便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袁润笑笑:“看不出来吗?他要求对笔迹的意思是什么?”

  阮玉珠一拍手:“你的意思是说,他知道这笔迹绝不可能是他的,也不可能证明不是柳枝的?”

  袁润道:“不错,翠花楼里的妓/女,有识文段字的雅妓,也有不识字的低等妓/女。这个柳枝,只怕都不识字,不然不会这么轻易上当。甚至可以说,这个凶手早就有心要杀秋娘,但是却找不到刀子可以借,直到他发现了柳枝可以当他借刀杀人的‘刀’。他只需要露出一副想给柳枝赎身,只是因为她伺候的秋娘不同意,这才没能给她赎身的。柳枝为人和秋娘类似,也是个内向的人,不太可能为这事去与秋娘对质,更不可能去跟秋娘哀求。甚至就是哀求了也没用,秋娘八成也会说一句‘你这事我可管不了,去找吴妈妈吧’,她说的是实情,但这话在柳枝听来,可就是推诿和威胁了——你再纠缠,就让吴妈妈好好教训你。妓院里面妓/女若是得罪了老鸨,那毒打可不是一般女人能承受下来的。所以柳枝很容易就能被人利用。”

  一大段说下来,阮玉珠还算是可以,李云燕却是被她说得一怔一怔的——这脑洞开的,李云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可是完全没有证据的YY呀,李云燕就算不知道YY这个词,也知道臆测是靠不住的,完全没有证据的事,李云燕也不好意思把人抓来严刑拷打逼供啊!

  李云燕也是有底限的,不是酷吏。

  袁润见李云燕被惊呆的样子,也知道自己的脑洞破案方式不是随便哪一个都能接受的,就算是阮玉珠,也是被自己多次的成功而打动了,不然她也不会赞成这样脑洞大开以点破面的推理模式。

  阮玉珠道:“那就是说,真凶是知道柳枝不识字的,所以才伪造了遗书,让柳枝有充分的理由去杀秋娘,然后再畏罪自杀?”

  袁润点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裘大少爷要求对笔迹,那肯定我们要向他和别人一起出示遗书的原件,那么遗书的内容就会曝光,就会让人知道绝对不会有提到想要为她赎身的人的名字。换句话说,他早就知道遗书上不会有这人的史字,早就知道遗书的内容——这遗书,就是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