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圆玉润_作者:暗影流香(383)

  不过阮玉珠和乐秀昀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是两手准备的,能谈就谈,谈不了就打。所以也不能就说林氏父子一开始就准备着要打的,就算林河带一支偏师绕道去了西门,也不见得就必然要打的。只不过阮玉珠这一下子,已经把城内城外双方架到了火炉上,谁都不可能再坐下来重新谈了,而城外的这些人就算这时杀了阮玉珠和乐秀昀也没有了,最多也就是出口恶气。

  但是乐秀昀把林氏的家眷送出来,林河也好,林靖也好,为了自身的清名,也不能让她和她的人有所损害。不然这对他们的名声有碍,对他们日后继续统领大军的效率也有害。

  而且既然已经与城里对立了,哪还能杀“自己人”来伤害自军的士气!

  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反而士气高昂——尤其是家在城中的人。因为早一步打进城去,城里的人就越来不及反应,自己的家人就越安全。

  城上箭如雨下,城下却不能同样放箭投石,因为这是大魏的都城,如果打废了,这要花多长时间修复?更要命的是,城里是自家百姓,就算不顾城墙等防护建筑,这投石器和箭雨下去,自家百姓死伤狼籍,这皇帝的位子还坐不坐了?!

  所以在这两种顾忌下,攻城一方就要吃很大的亏了。剩下唯一的方法,就是云梯攻城,靠人命堆了!

  这时乐秀昀已经把檄文给了林靖,林靖立即让军中嗓门最大的军士高声诵读。

  这檄文肯定不是皇帝做的,而是乐秀昀在路上准备的,不过其内容就是指责大皇子的——难道她早料到了武力抗争,太子不是其对手?

  不过这内容倒是写得慷慨激昂,完全把对方说得大逆不道,逼父弑母,人伦丧尽,大有诸葛亮骂死老王朗的风范。

  这一篇檄文念下来,那士气真是彼消此涨,己方士气大振,完全是一副为正义而战的样子,而对面却是士气萎靡。

  阮玉珠见了也不禁为乐秀昀的文采感到赞叹——听说唐朝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也是千古奇文,阮玉珠没有读过,但想来也就是如此了吧。

  乐秀昀回过头对阮玉珠看看,见她眼中赞赏之色,轻声道:“不完全是我的作用,主要还是城里的人都知道大皇子是谋逆的,所以才士气低落。”

  阮玉珠道:“这也是你计划的?”

  乐秀昀道:“不需要我,太子的人就会把这些‘内幕’宣扬得满城皆知。”

  “你怎么确定太子的人会输?”

  乐秀昀道:“太子的人若胜了,父皇必然立即要退位,而现在乐叡上位,他需要父皇继续在位一段日子做过渡,所以,父皇需要乐叡胜利。”

  阮玉珠怔了一怔,才反应过来——乐承天要继续当皇帝,就要乐叡取胜才行。不然太子登位名正言顺,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换句话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乐承天哪个儿子都无法信任,就算原先没有谋逆想法的儿子,在京城里打起来之后,也等于是没有退路了!所以乐承天肯定是帮助大皇子,宣布太子谋逆了,这样才能为自己取得一线生机。再说明白一点,也正因为如此,林河才会保持中立,不倒向任何一个皇子。

  两个人在这边说话,城上的战斗却是激烈异常,士兵们的尸体在城下堆积得越来越高,开始影响云梯的攻击了。但是在城门处,冲车已经开始撞击城门了。

  “为什么城上没有扔下滚木擂石?”阮玉珠不解。

  乐秀昀道:“城里的物资应该已经被胡药师他们毁掉了,所以不会有这些防御物资了。”

  阮玉珠吃了一惊:“物资都被烧了?包括军粮吗?”

  乐秀昀点了点头,神情肃然:“城中百姓只怕要遭殃了……”

  阮玉珠心中忍不住骂道——这缺德事难道不是你出的主意?

  其实对于乐秀昀来说,她只是烧掉了官中的存粮,对百姓无害,而城内的大皇子想要守城,并且用皇宫里的虎符调遣各地其余兵马来勤王就来不及了,必须要从百姓口中抢食了。

  从乐秀昀离开京城到回到这里,已经过了七天,而离京城最近的存粮之城裨县,来回至少需要十天,所以骆京城里百姓的日子估计已经水深火热,怪不得城上的士兵斗志不高,听到檄文就无心恋战了。

  乐秀昀这一招真狠啊!

  而且她做的事情,却要乐叡来擦屁股,而擦得不好,最后得利的还是她,至于擦得好……好吧,基本上是没这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