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圆玉润_作者:暗影流香(66)

  虽然大齐同时与魏梁两国为敌,但是通商却是三国都需要的。大齐虽强,也无法在商业和经济上封锁两个国家,通商是两个较弱的国家的需要,也同样是大齐的需要。

  盖有双方国家大印的通商许可通行证,双方国家都存有不少,特别是在边境的小县城里——或许这原本应该是国家所管理的,至少也是州郡一级的官员在管理,但在私底下,就算是非边境小县,也会有几张这样的通行证,或用来买卖,或用来给官员亲属行商行方便,甚至有些都是商人们孝敬的。

  云来是个边疆小县,也许别的东西很缺,但这东西却是常备常有,使用起来甚至不需要向上级报告,因为根本就没走正规的程序入库,就仿佛是云来县的小金库。

  每个县、郡、州等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小金库,云来县也不例外,而每一任县令在离任时,也都只会默契地拿上自己任内所得到的,这些在平时无法作为私人财产放在身边的一半。

  现在这小金库里的各种文书、通行证有上百张,当然其中大半都已经失效了,但能用的毕竟也还是有的——上次和众乡绅吃接风宴时,就有人送了行商证来。有这个东西,袁润就可以在限期内做“跨国”的生意了。

  现在阮玉珠拿着这行商证明,身上只要带些现金就可以以“进货”的名义去齐国了。

  不过这从云来通往齐国湘川郡首县的路线,就需要常去的人指点了,因为阮玉珠没有地图。

  以袁润的权限,只能拿到云来本县和附近的地图,要到齐国去,路上还要经过同郡的茂陵县,然后才能进入敌境。

  到茂陵县据说顺着官道就可以到了,但是之后怎么走?往敌境去的路,不可能还修路碑路标怕你迷路的,甚至可以说这路是标准的走得多了踩出来的,都不是官府修的。

  修那么好干嘛?等着敌人来入侵时好走些?

  甚至还要多设障碍,多修岔路以迷惑敌军,阮玉珠不早点出发岂不是还未出发便落后了几个身位?

  至于到底要怎么走,等到了茂陵再说吧。

  快马加鞭,午后未时出发,到傍晚时分,其实就可以进入茂陵县城了。

  好在茂陵到云来之间还是颇有些行人,每走一段就会遇上行人,一路走来一路问,磕磕绊绊的,在傍晚时分也就到了茂陵城郊,不过太阳已经下山,茂陵县城已经关了城门——毕竟是边境城市,就算是和平时期,晚间也必需是要关城门的。

  这茂陵县算是边境重镇,也是南山郡的首县,郡守所驻之处,城池的大小,城墙的厚度,都不是云来这小城能比的。

  阮玉珠远远地拿着望远镜看着那边境的重镇茂陵,估算着另一边的湘川郡郡守的驻地——湘川县,应该也是差不多的规模吧。唯一的不同在于,两个相邻的郡,魏国这边的南山郡首县茂陵,就是边境的第一重重镇,而另一边的湘川县,却是要再经过两个县城才能到达。

  是战略思想不同,导致的防守策略不同?还是因为国力的不同,导致了防守重心的差异?

  阮玉珠绕过了茂陵,继续往前——这茂陵县是军事重镇不假,但并非修筑的峡谷间的关卡,所以绕过去就可以走了——顺道看了一下茂陵的护城河,推想湘川县的规模,只怕比茂陵只大不小。

  杀了郡守,要怎样才能逃出城外呢?

  只怕骑马都难吧,边境重镇,肯定有着种种的防袭和应激手段,斩首行动能起到的效果只怕已经被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了。

  所以杀了郡守,也不会让湘川县处于一个群龙无首的极度混乱状况——即便也,也是短时间内的。

  自己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逃出城吗?

  即便用狙击□□,在1.5公里外狙他,也难保安然撤退。

  当然,也不必担心自己开枪的声音引来关注——自己的狙枪上,是装有消声器的。

  ——要想办法,诱他尽可能地走出郡守衙门,靠近城门吗?

  ——也不能太靠近城门,否则会被城墙上的士兵发现的。

  边境城市,就是如此,城墙上永远站着足够多的士兵,可以观察到目光可及范围内的所有目标和角度。

  ——但是杀死一个郡的郡守,四个城门肯定都会收到命令关城门,那么离案发地点最近的城门,应该是最早关上的,自己是不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往最远的那道门撤退?

  ——不对,古代最有可能传讯的方式就是狼烟,四个城门应该是同时看到代表郡守遇刺身亡等重大变故的狼烟升起的,到时候四个城门一起关,还是只有最近的城门才有可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