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_作者:梵高的日光海岸(142)

  “阿姨,捷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您放心好了!”我宽慰道。

  “这么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明年女儿又要到外面上大学去了,以后也要嫁人,她一个女人怎么能好?我们怎么放心哇!”老人哽咽了。

  “好,您放心,我一定劝她!”我紧紧回握着她的双手说。

  “谢谢你,好闺女!”老人泪水纵横的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从大厅出来回房的时候,我的脚步异常沉重,我撒了谎,许了个空头承诺,可是,我又能如何呢?

  上了楼梯才发现捷在二楼的阳台边上等我。

  “没什么吧?我妈,她怎么了?”捷问。

  “让我劝你找个男人再婚。”

  “你怎么说?”

  “答应她了。”我看着捷不大但明亮的双眼。

  “谢谢你!我知道怎么做的。早点休息吧。”捷说。

  “好。”

  回到房里,迷林已洗了澡换好睡衣钻进被窝,正靠在床头听mp3,我默然拿了衣服进了洗澡间。

  因为午觉睡太久了,更因为捷的事,我全无睡意,洗漱完毕就搬了凳子来到上次我坐着看山间晨曦的地方,坐看已全然没了形体的漆黑梅林。

  “想什么呢?不怕冷?”不知什么时候,迷林走了出来。

  “想月亮。”

  “想月亮?为什么?”

  “月亮上根本没有桂树吧,也没有吴刚,没有嫦娥和白兔。”

  “呵呵,当然没有了,月亮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连空气都没有。”迷林轻笑,“怎么突然想这个问题了,这么孩子气?”

  “随便想想。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真的?我也来听听。”迷林旋即也披了大衣搬了凳子出来。

  “我觉得夜的美才是最神秘的。”良久以后迷林说。

  “因为什么也看不见,像月亮一样。”

  

  ☆、第二十章 流星化蝶

    第二十章流星化蝶

  1 年

  从捷的家乡回来,一直到过年,我们四个人就都没再碰过头,捷忙着做生意,迷林忙着年末的促销,岚忙着带小孩、接送老公上下班、购置年货,我当然也要忙的,诸如写总结、上交各种手写的电子的材料等等。年末跟年头一样,是全世界都在忙的时刻啊。这跟我们的人生颇为相似:新生儿来到的时刻,是一个热闹忙碌的庆典,生命将要结束的时刻,是一个纷乱繁杂的告别,而牵着生与死的中间,则是漫长的或精彩或寂寥、或其乐无穷或百无聊赖的人生。

  年终晕头转向地忙完了工作,就开始晕头转向地忙过年,这大概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吧。

  在大城市里,我们的这一代,除去“土著居民”几乎不存在什么“富二代”“官二代”,我们是“进城第一代”:出生于农村或小城镇,因到大城市上大学而留下来的一代。这一代人有时候不知道家在哪里,是自己立足大城市后成家的那个地方,还是由父母陪伴着长大的那个养育了自己的地方。我们下班后都会说“回家啰”,回的是前面的那个家,节假日的时候彼此相问“回不回家”,指的是后面的那个家。过年,回的当然是后面的这个家的,婚前回娘家,婚后回婆家,或者婆家娘家都跑一趟。不过,无论回哪个家,都不能忘了目前大城市的那个小家:基本的年货,比如桔子苹果等水果啦、菊花水仙花等盆栽啦、糖果瓜子等零食啦,多多少少都是要买点的,还有春联、门神、年画等,也还是要贴要挂的,浪漫一点的或者想春意更浓一些的,还要买上一大株桃花,养在大大的瓷花瓶里,满树吊上红红的利是封,再挂上不知日夜地前赴后继地闪烁的彩灯,年就有点样子了。再懒的人也不能懒到不贴春联不买桔子,老人家可是提早一个月就开始长途电话不断、日日唠叨夜夜叮嘱的。弄好了小家里的,就要抓紧时间跑到人山人海的超市或批发市场,拿出长长的计算清楚婆家娘家的长辈、平辈、晚辈的人数、琢磨过各人的性格脾气喜好、掂量好轻重平衡的购物单,开始搜寻、挑货、付账、搬运,再坐上或开上至少几小时的车,奔往那个时常在梦里出现的家……

  这就是我们的年,又忙又累又兴奋。

  我、岚、捷都是进城第一代,所以都要回老家过年,迷林是城郊的老居民,早已无老家可回,但超市的节假日往往是零休息日,她也就只能协助别人过年了。沙扬也是进城第一代,但因沙扬弟弟也在这座城市工作、成家,并购置了多处房产,所以沙扬的父母也已随子长期生活于此,不再有节假日往老家赶的习惯。沙扬自然也是跟他们一样的。曲莉也无需往老家赶:她是进城第二代,她先生的父母早已接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