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_作者:梵高的日光海岸(159)

  我和迷林一起给植物浇过水,迷林就下楼去做饭,说要好好为我庆祝一下。说完又极其抱歉地说,因为她不懂得生活,所以就顾着兴冲冲跑过来了,什么也没买,只查看过冰箱里有面条、鸡蛋、火腿肠,就只好继续做面条给伟人吃啦。迷林走后,我不觉又走到护栏边,沙扬就是搬了凳子爬上这个护栏跳下去的,每次上到天台我都不觉走到这个位置,望着那个沙扬投身的如诗意的棺材的篮球场,默默站上几分钟,每次都跟自己说:这里曾经诞生一只蝴蝶,一颗流星,它已经过上了它想要的自由生活。每次这么想着就努力让自己笑笑,但每次一笑,泪水就从嘴角咸咸地滑进口腔,沙扬,化蝶的味道很苦涩……

  秋确实已彻底赶走了夏,它已遍地插上了胜利的旗帜:天高而远,明净干爽得没有一丝迷雾和尘灰,白云一片片整齐的排列着,从天边一路规整地铺陈过来,在阳光中闪着熠熠的光。远处隐约的连山线条清晰而硬朗,少了些许水润的绿,多了一层苍茫的蓝。那条不太远的河流,水位下降了不少,仿佛沉淀了许多心事的上了年纪的女子,弯弯地静默在岁月的尽头,没有潋滟的波光,没有动荡的水纹,宛如一条静止的飘带,悠悠地定格在某个瞬间,永不再动。河流映着天的蓝,和着山的青,它隐藏了自己的本色,它展示的只是它以外的那个世界的色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现在没有落霞,也没有孤鹜,只有水天一色的明净与悠远。近处街道上的树,基本都还是青翠的,但明显可见间隔着的落叶树的叶子已经变黄了,一些早开的丝木棉零零星星绽放着粉紫的花。街道上整齐排列的高高低低的楼房也较以前轮廓鲜明了,每一个尖顶,每一道圆拱,每一个屋角,每一堵墙壁都仿佛用尖刀刻过了似的,给人一种形销骨立的感觉。路上的行人也不一样了,要么脚步异常迅疾,行色匆匆仿佛要去抢收庄稼,要么步履异常缓慢,若有所思或怅然惘然,如同陷入了秋愁……

  秋来了。在秋蝉不再□□,秋水日渐澄静,在林木换上缤纷的艳妆,石头□□着身躯沐着秋阳的时候,猎狗与野狗创造了一个爱情神话。我的故事,它在河流的那一边,远山的那一边,蓝天的那一边,在我看不到的某个遥远的地方,绚烂地演绎、流传。我驰骋了自己的想象,飞翔了自己的心灵,让生命呈现辉煌……

  我没有迷林说的那般伟大,不是伟大的情圣,也不是伟大的作家,如果一定要冠我以伟大一词,那么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我的创作完全只是源于内心某个强烈的愿望,以及一个不灭的梦想。我必须写作,必须为自己写作一个喜剧,不然我就难以活下去。拓开一点来说,为了像我一般像沙扬一般像曲莉一般的人能得到一丝慰藉,我必须写一个喜剧,仅此而已……就凭着这样一种原始而单纯的愿望,我的体内爆发了一股强大的热情,它促使我能不计日夜地每天奋战,直到在最后一句画上一个句号……

  “采薇,做好了,在楼上吃还是楼下吃?”迷林在通往天台的楼梯下喊。

  “楼下吧!”说完,我就转身下楼,与沙扬进最后的晚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在这儿我吃不下饭。

  “清汤寡水的,不要嫌弃哟,都怪我,不长脑子的,啥也没买。”迷林一见我下来连忙笑道。

  “有得吃都很了不起啦,我谢谢还来不及呢!”我说。

  “你一直笔耕不辍在为人民服务,我没那本事,做个面条是应该的哟。”迷林半认真半开玩笑说。

  “我可没想着为人民服务啊,写作首先是自我需要,我发泄得可是相当爽的啊。”我笑。

  “不管你一开始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有这个结果。”迷林笑呵呵的,“唉,要是有哪位资力雄厚的能人发现你就好了,把你的书都印刷了发行那才真正发挥它们的价值呢。”

  “唉,有个忠实的粉丝,就很好啦!你可是我的伯乐啊!”我说着就跟迷林走到客厅,迷林早把面条端到茶几上了,此时正冒着腾腾的热气。

  “是没有金钱和地位的伯乐。”迷林扮了个鬼脸,随即摇头大笑:“等于什么也不是。哈哈!”

  “不对!心灵的支持更重要!”我说着就被茶几上浓香扑鼻的鸡蛋火腿面引过去了,我使劲嗅了嗅鼻子,脱口说道:“你做的面条就是漂亮!很像你啊!”

  “哈哈哈,我像面条?你这比喻好古怪啊!笑死我啦!哈哈哈……”迷林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