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_作者:梵高的日光海岸(88)

  正当沙扬头昏脑热之时,蓝铃猛地把她推开了,夺门冲了出去……

  蓝铃,这个男性化的整天跟女孩子嘻哈的女生,说她对同性都只怀着友谊之情。

  沙扬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更无法从感情的漩涡中脱身,她从来没有,也相信今生不会再有这样沉醉的激情了,她不死心,不甘心,不释心。每天每夜,沙扬都在回顾,回顾这半年多来的奇异人生,回忆与蓝铃共度的所有时光和细节。回忆令她落泪,也让她一再变得狂热。

  蓝铃拒绝了沙扬,但这个温和、宽容、友善的女子依然尊重、爱护着沙扬,这让沙扬忍不住一次又一次飞蛾扑火。但她最终失败了,蓝铃的拒绝温婉,但极其坚定。

  沙扬的痛不堪再忍受,她辞了职。

  沙扬走的时候,蓝铃没有送,却给她发了一则短信,是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一则短信一直留在沙扬的手机里,十年来,沙扬换机多次,那部手机一直还在。

  

  ☆、第十三章 海风轻扬

    第十三章海风轻扬

  1 你是空气

  沙扬抱着手臂坐在沙发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两只晶莹黑亮的修长的眼睛凝然不动地凝视着茶几上的酒杯,这种目无表情正是世界上最悲伤的表情。

  “十年来你们没再联系过了?”过了好久我才问。

  沙扬轻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沉默良久,又继续她的故事。

  辞职后,沙扬没回家,她不想面对父母的失望,也害怕来自他们的压力,更不想他们探知她的心事。她独自一人跑到一个海边呆了一个星期,每天就坐在沙滩上看海鸟在蓝天与碧浪间飞翔,她厌倦了人声,厌倦了人群,厌倦了身后的这片大陆,她想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地方,远离过去的一切,无知无识地与自然共处,与天地共处,就像这些搏击长空的海鸟。一周后,她知道了她要去的地方。

  沙扬回家见了一趟父母和弟弟,然后到一家航空公司面试,接着乘机飞到了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在巴厘岛,沙扬成为了一名空姐。

  这个年轻美丽才华横溢的女孩子在巴厘岛以及赤道两边海域的上空飞了三年,她的决心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三年间没回过家乡,没踏入过祖国的国土,没跟除了父母亲人以外的任何人联系。在所有的休息日里,她逼迫自己离开居室,走向缤纷的世界,她的足迹遍及了巴厘岛的山水:登临被称为“世界的肚脐”的位于东北部的阿贡山,游览当地最大的湖泊巴杜尔湖,在帕克里桑和贝塔努这两条被视为圣河的水上漂流,在仍居住着熊、野猪和鹿等生物的热带丛林穿行。她一边跋涉、漫步于这个“花之岛”“天堂岛” 的旖旎山水、美丽海滨、悦目梯田,一边看巴厘的男人清晨荷锄下田,中午抱着斗鸡纳凉聊天,看巴厘的女人洒扫备餐照顾牲口,编织、雕刻各种装饰物,她观巴厘岛人的宗教仪式,看他们为火葬而举行的盛大晚会,听小夜曲般的蛙鸣……

  沙扬,这个倔强的女孩,她想通过一切外在的事物、人情来消除内心的痛苦。

  可是,三年后,当她离开巴厘岛的时候,她蓦然发现,她还是跟来时一样,就像她生活了三年的巴厘岛:巴厘一年接待百万访客的去来,可依旧不改颜色,沧海仍是沧海,桑田依然是桑田。乘班机回国的途中,沙扬的眼泪洒满了半个地球的上空。她痛彻心扉地发现,无论她去到哪里,无论她怎样逃避,蓝铃一直在最靠近她心脏的地方。

  三年来刻意压抑的情感洪水般淹没了沙扬,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她就迫不及待地联系蓝铃。过去的同事告诉她,两个月前,蓝铃已回到日本。

  沙扬,还是不敢回家,她怕自己日日痛哭失声,她怕以悲容面对父母,而此刻,她已经害怕了海,曾经的无比宽大的辽远的海,那一望无际的全是忧愁,全是绝望,她需要混迹人群,需要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才不至于太孤单,尽管她已无法再融入他们的世界,当个热闹人群里的孤独者总比在不断强化“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样悲怆情绪的空旷寂寞的环境里当个寂寞者更能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