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十月,并没有秋天的痕迹,如果硬要说找出一点蛛丝马迹的话,那就是清晨起来的时候,会有一丝丝幽凉的风。秋会在清晨的某个时候这么昙花一现、嫣然一笑,然后便不知所终了。
十月七日的清晨,我被这么一丝秋风唤醒,随后便前往天台。
迷林与我几乎是同时到达的,我下得车来才走了几步,就听到她在背后喊我。这个瘦小的女人把头发剪得更短了,整个人似乎有一部分也随着毛发离她而去了——她更瘦更小了,是那种令人心痛的瘦小,不过精神倒蛮好的,或许是路面及周围环境空旷的缘故?我这么思忖着,她就快步走到了我身边。
“怎么了,这样看着我?难道我对你作品的评价不够高?”迷林歪了歪脑袋,调皮地笑道。
“你的评价啊,比国色天香两楼叠加在一起还高,我站到上面简直手可摘星辰啦!”我笑。
“哈哈,真有那么高呀?我就胡言乱语的,写完了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了,还怕说错了被你骂呢。”
“你那评价比我那小说写得好多啦,飞流直下三千尺,气势磅礴啊。要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我就要打算冲刺诺贝尔文学奖了。”
“哈哈哈,你就打官腔吧,我心里自有分寸。”迷林舒展着眉微笑,像个可爱又得意的小学生,好像刚考了个一百分,故意独自乐那么一阵子,待会儿再公布谜底似的。
“我很想知道自己真实的状况,这样才能明白以后怎么做,所以很需要客观的意见哦。”我这并非故作谦虚,我不想就抱着一篇处女作过一辈子。
“我可从来都是直话直说从不虚伪的,我的那些都是真话,真的。”迷林很认真地转过脸来看着我,“你不能强迫我从鸡蛋里挑骨头的。”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完美,何况是一个普通编辑的第一篇小说呢。”
“可是,以我的水平来看,除了佩服和喜欢,再也挑不出什么了。”迷林诚恳一笑,又说:“要是一定要说不完美的话,就是故事的结局。”
“结局?”
“不喜欢悲剧。”
“为什么?”
“中国人都是喜欢大团圆结局的嘛,我也不例外哦。估计大多数读者也是我的这种心理。”
“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呀。”
“那是小说,又不是现实。”
“小说必须要反映现实,我认为。”
“现实中也有大团圆结局的嘛。”
“我认为悲剧更有社会意义。”
“喜剧也一样有呀,让读者看了心情愉快而不是悲伤哭泣,不是更有意义吗?”迷林笑道。
“那也是,不过我还是认为悲剧更深刻。”
“哈哈哈,那就随你吧,是你硬要我提缺点的哟。”迷林大度地笑了笑,朝我扮了个鬼脸。
“可我认为这个不是缺点哟!”我也朝她扮鬼脸。
我们边走边聊,不觉就到了天台套间的门口。我拿出钥匙,转开了门。
4 背书狂、博学家、泼妇
“我是考虑到读者呢,现在谁不喜欢轻松愉快地阅读呀,有几个人去研究什么意义呢?我是希望你的小说被众人广泛阅读呀!”坐下后,迷林重新捡起了话题。
“嗯,也有道理。可是我有自己的原则,不能只考虑读者的。”我一边沏茶一边说。
“嗯,是这样。不知道你读过没有,一个叫余华的作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觉得这段话用在你身上也是合适的,你现在书写的也就是你的内心,是真实的内心,你在通过写作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认识这个世界,等你的内心真正充满了快乐或者变得很强大,相信你也会写出喜剧结尾的作品来,只是你现在还处于困惑和迷茫的状态。无论你写什么,我都支持你!”
“我发现你是个哲学家,还是个背书狂,你怎么记得那么多文章、段落的?”
“哈哈,谢谢你夸奖!我是在专业人士面前班门弄斧呢,不过我就这么大言不惭的啦。呵呵……我记性一直蛮好呀,最主要的是孤独的功劳,那时候一个人苦闷无聊之极,就一天到晚看书背书,就积累了不少啰。说我是哲学家嘛,不如说是老女人,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也同样困惑,甚至更困惑,等你到了我这样的年龄你就会知道,你比我哲学几十倍!”迷林微笑地看着我,仿佛我就是她的前身,她是我的后世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