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画师_作者:七月岸(115)

2019-03-30 七月岸 甜宠文

  可是怎样做,敌人才能顺利的被围困在中间呢,而且他们也不能确定,蛮族是一支还是多支出动。

  思虑再三,永安和褚回不再耽搁,鹿死谁手总要打过才知道,于是中间由镇北将军带兵,向敌人突击,长驱直入,率兵士2万。

  而永安和褚回各率2万,由两侧迂回包抄,提前半天出发,困敌人于中间。

  或许是安国长久以来偏安一隅的想法,让敌人也轻了敌,他们也没有想到,安国这次竟然会举兵抗战,或许是被压迫的久了吧,就像是一根弹簧,一开始你去按它,可能力道不够,可能弹簧的长度够长,虽说前期它没有反应,可是时间久了,你哪次力气用大了?它就会反弹。

  人也一样,各国与各国之间的邦交也同理,太压迫一个人,或是长期受压迫的国家,犯了一国之威,要么消亡,要么反抗。

  因此,褚回和永安她们也算是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安国一直国力强盛。周边小国本就不敢来犯,只是一些游牧民族自持甚高,善骑射,便依仗快马,经常来烧杀抢掠,以往都是安国提出和亲,或者呈上贡品,求得短暂的和平共处。

  毕竟像他们这种游牧民族的打法,想要彻底歼灭是不可能的,况且万一斩草不除根,引来敌人的疯狂反扑,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便是无妄之灾,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

  虽然没什么带兵经验,可是数量上碾压对方的安国将士还是胜了,此次出征歼敌近8000,我军将士损失12000。从数量上,虽然是输了,但是从总体上还是赢了,因为少数民族毕竟人口稀少,8000相当于是全军覆没了,此次遭到重创,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游牧民族将不再有可用之兵。

  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被赶入草原腹地的游牧民族,剩下的多是老幼妇孺,正所谓穷寇莫追,永安生性仁善,也没有想要斩草除根的想法,便放了敌人一马。

  捷报已经向京城传去,大军就要凯旋而归,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在回程路上竟迷了路。

  原来太子这一路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草原腹地,他们曾绕过一座山,可是如今,逆向返回的路上,却不知道从哪边下手,不知道该走哪条山路。

  而随军的斥候,要么在攻占的时候牺牲了,要么被派去报信了。此时镇北将军所率2万将士已回城,而楚回所率2万将士,也提前回了,她只是为了与太子会合,所以才晚了些。

  永安这一行是损失最重的,因为他们大多是从京城调来的禁卫军,或者是城防军,几乎都没有经历过战场上的你死我活。

  所以乍一面对如此多的敌人近距离攻击,并且如此血腥的场面。很多人不能及时调整状态,所以损失惨重,剩余人数仅15000人。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剩余的人当中,几乎没有斥候,也没有熟悉山林地貌的人。

  一连两日,褚回和永安他们在山里面绕来绕去,当再次回到熟悉的路口时,他们知道是真的迷路了,这次不能再走了。

  可是顺着路,还会绕回来,那么该怎样走出去?再这样拖下去,军备补给就不够了,水源和粮食都已经告急。

  几番商议下,最终决定,有懂得分辨方向的将士,依据太阳的方向,和树木的茂密程度、以及年轮等方法,来辨别南方是哪里。

  然后便、一路向南就可以了,可是这样走下去,不免会产生误差,褚回看了看脚下的土地,她们应该是在山谷中。

  如果她没有记错,边境一带应该是北高南低,那么她们应该是顺流,只要找到河流,就可以顺着河流的方向,走出这片山林

  记得前世,她曾在书上看到:河流是山林的高速公路,只要跟着河流走,就能到达人类聚集的地方。

  可是怎样才能看到河流呢?有了,动物。以前有在电视上看到过,动物一天中会多次去往河流边上饮水,那么找到动物的脚印,顺藤摸瓜找到水源并不难。

  褚回不再犹豫,她带上几个将士轻装上阵,一路追随着动物的脚印,分散在几个方向找去,总算找到了一条蜿蜒的河流。

  与大军汇合后,他们顺河流而下,不出三日就走出了这片山林,远远的有斥候寻来,总算是走对了路。

  可是他们不知道,这几日里没有太子和褚回等人的消息,消息已经传回京城。在唯一的儿子也可能失去的打击之下,安皇一病不起,朝中无人理事,由几位尚书大臣一起处置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