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画师_作者:七月岸(33)

2019-03-30 七月岸 甜宠文

  “好,我会留心的,你放心好了”褚回满口答应,陡然间又迷惑起来,自己什么时候说过了,

  她怎么不记得了呢。

  花楼诗会也算是九曲县里的一件雅事,每逢冬至,初雪前后,这些个读书人就邀在一起吟诗作画,高谈阔论,争相指点江山。

  这本来已经成为了九曲县的一大惯例,只从去年开始这诗会就较往年有了不同,事出反常必有其因,这诗会平白的将附近几个县中的秀才都给吸引来,甚至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也会千里迢迢而来。

  这个中原因,全赖去年突然出现在诗会中的一个老者,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的太傅,也就是圣上还是太子时的老师。

  其人姓吴,人称一声‘吴太傅’年逾五十,帝位刚稳,他就托病告老回乡了,谁也没想到这吴太傅竟然曾是九曲县人士。

  虽然是前太傅了,但众人仍是尊称他一声“吴太傅”

  而这吴太傅便是罗稹此行的目的,也是他连日来费尽心思拉拢褚回的原因。

  去年诗会这吴太傅悄悄的参与进来,点了当时的一个秀才一番赞赏,再后来那位秀才就鲤鱼跃了龙门。

  竟然被举荐进了京城的皇家书院备考,皇家书院是什么地方,里面满是官宦子弟,甚至不乏皇亲国戚,哪怕不能中举,光凭书院中的人脉关系,今后何愁仕途。

  去年罗稹虽未中秀才,却也有幸以学子的身份参与其中,当时他亲眼所见吴太傅初时并无意,直到那秀才作了一首桃花诗,那时他便看出,这吴太傅爱花,且极爱桃花。

  第17章

  所以在罗稹第一次听李鋒吟诵那小画师的诗时,便有了这番心思,而褚回也没有让他失望,后来就理所当然的称兄道弟了。

  他并没有带褚回直接去花楼,而是先回了罗府,两人在书房耽搁了一些时间才匆忙赶去诗会。

  太阳垂垂落去,劳作在外的人陆续归家,柳巷深处却刚开始它的灿烂生活。

  花楼,这满是纸醉金迷的地方,难得的附庸风雅一次,随处可见书生公子吟诗作对,间或几位老学究也参与其中。

  舞娘在台上载歌载舞开场后,陶玉冉怀抱竖琴走了出来,一支竹风曲,婉转而悠扬,远处清风过竹林,一改方才舞娘们在台上的靡靡之音,让人灵台清明。

  “给在坐的诸位请安了,今日的主题是:花,诗词画作皆可入围,时限一柱香,这彩头么,也依例是黄金百两”陶玉冉简单介绍过就下了台,眼角的余光瞥到罗稹,眼里的意味不言而明,这主题取‘花’便是那人的意思啊。

  这诗会的规则很简单,围绕主题或作诗、或作词、或作画,择优而胜,香灰点点降落,时间转瞬即过,最后由几位老学者评选,入围者有三。

  临县朱秀才的海棠花图,褚回的桃花图,以及李鋒的桃花曲。

  一直隐在人群中的吴太傅终于现身,一身灰布衣衫,戴一顶普通的毡帽,打扮像是寻常在街上看到的老者,然其气度却难掩贵气,非常人所能及。

  他走上台来,轻捋胡须,一一看过去,这才在众人的期待下开口。

  “老夫拙见,这幅海棠花图,树枝遇风弯,花却迎风好,虽是娇花却敢战疾风,寓意甚好”

  朱秀才拱手行礼,做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态度。

  桃花曲:秋风簌簌叶尽去,冬雪盈盈树渐消,青山无影何处路,绿水不流念桃花。

  “好一个青山无影何处路,少年人莫着急,该来的总会来,皇恩浩荡,岂会隐没了一身抱负”

  李鋒的脸上尽是自得之色,他不愚,所以才在罗稹面前收敛自己,早料到这罗稹会掺一脚,今年的主题必是桃花,所以这首桃花曲已经准备了一年,总算没有白费力气。

  只是还不等他收获别人的大力赞赏,那吴太傅就停在了褚回的画前,且连声称赞“好诗好诗”

  李鋒走过去,一眼认出这乃是他第一次见的那首桃花诗,诗还是那首诗,不过画却变好了许多,他看了一眼已经干掉的墨迹,计上心来:“褚兄多日不见,愚兄方才见你未曾动笔,只是瞬间就作出这几幅画,我等自愧不如啊”

  听李鋒这样讲,众人才反应过来,短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画出这等佳作,还配上这么好的一首诗,于是周围的眼神就微妙了些。

  罗稹见褚回一脸无措,他走上前来:“不瞒诸位,这几幅画乃是义弟来之前所作,在下甚为喜爱,这才拿出来品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