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你先好好休息,灾银的事哀家自会处理。”云瑾很快调整好情绪,做回了太后。
“臣无需休息,太后,崔尚书杀不得,若要杀鸡儆猴,一个刘司长便够了。”纳兰清只能迎合她所有的情绪,一心总想为她排忧解难,这件事本就可大可小,她不愿意事情被扩大,影响云瑾声誉。
她可以不在乎自己名声,可她听不得这世间任何人说一句云瑾的不是。
“哦?你有何想法?”云瑾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阑清该不是又与她想到了一起?
“此事你我心知肚明,崔尚书脱不了干系,但刘司长既然当了马前卒,那就只能杀他。若您动了崔尚书,百官会如何想您,先是永安王,后是大学士,再到崔尚书,这短短两个月,您处置的都是权臣,若被天下人知晓,会觉得太后您为了巩固政权,在排除异己,甚至诛杀有功之臣。”
“你继续说。”云瑾轻抿一口茶,有种矛盾的情绪在心里乱窜,因为纳兰清再次与她不谋而合,其权谋之心,当真无人能及。
“虽说皇上尚未亲政,可自古以来太后摄政都难免引人非议,再加上此事本就不宜外传,纳兰家捐银也只有纳兰家主与太后您知晓,若贪污栽赃之事被外传,纳兰家又如何作想?怕是要怀疑辛苦为太后捐出来的钱,最后却被贪官拿去了,恐怕不利于朝廷以后与纳兰家的交涉。”
纳兰清思维缜密,有达观天下的智慧,这一刻云瑾觉得,阑清当中令官实在太大材小用了。可她有着旷达济世之才,不该只在云栖宫做一个小小中令官。
她当以被重用,辅佐皇上,教授他治国之策,驭人之术,甚至权谋之法。云瑾绝对相信,若让阑清接触军机处,涉及兵法治军,她也定能游刃有余。
“太后?”纳兰清见云瑾沉默,不知她又在想什么,沉思不语。
“阑清。”云瑾忽然轻唤。
“嗯?”
“进宫这些日子,你可有觉得屈就自己?”云瑾其实想问的是,是否觉得自己官职低了,或是没有随朝,立功也未被动重用而屈才。
但纳兰清领会的却是另一层意思,她故作叹息,无辜地望着云瑾,“太后您终于觉得臣委屈了吗?”
“嗯,可能...吧...”云瑾确实有点愧对她,从屡次试探到故意让她入狱,纳兰清没有过一句怨言,唯一最伤她心的恐怕就是自己不信任她。
“那...太后要不要哄我一下?”
“什么?哄...哄你?”云瑾难以置信地望着她,险些以为自己听错,让她哄??
纳兰清笃定地点点头,见云瑾不可思议又有点窘迫的表情,强忍笑意,她故意这般说,也是想逗她一逗。
云瑾本就是传统正经之人,自然禁不起她这般挑逗,更加没有领会这是纳兰清的恶作剧。
“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让哀家哄你,成何体统。”云瑾眉头轻锁,真不知她怎么想的,这种话也说得出口。
“臣只是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蹙眉,太后笑起来倾国倾城,若要能够对臣多几抹笑意,臣便开心了,何来委屈之说,这云栖宫的一切都跟太后有关,臣...每天都很喜悦。”纳兰清的眼神,清澈如水,云瑾从未见过这般深邃却又布满真诚的双眸,令她有种想要一探到底的冲动。
这种念想对她来说实在可怕,难道她竟有些渴望去了解阑清内心最深处吗?她甚至没勇气对迎接她的目光,总被这样的炽热目光包围,让她心里涌现了一丝不该有的情愫。
她瞬间想起了林梓睿的喜欢,这喜欢二字是多沉重的枷锁,又是多遥远的美好,可惜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檀木的香气,溢满正殿,二人时间的气氛也越来越亲密,这种亲密让云瑾有些慌乱,又有些享受其中,矛盾始终充斥着她。
好像什么在慢慢改变,好像心里被人拉起一根弦,偶尔被触碰到便心生波澜,而每次触及到这根弦的人,便是阑清。
云瑾摈弃不该有的念想,也没有顺着纳兰清的话接下去,把话题拉回政事,“灾银和粮食,哀家已经陆续发往商州,至于刘司长以及相关人等,钦天司已经秘密会审,等他认罪画押,便会将他秘密处死,至于崔尚书,他会在朝堂上亲自恳请哀家解除辅政司,从此朝堂上,没人敢在对哀家和皇上说一个不字。”
“太后英明。”原来云瑾早已想好一切解决之策,如此看来纳兰清倒觉得自己多此一举了,不过缺失了那么多银子可不能随便被糊弄过去,想了想,她还是拿出了先前准备好的那封信,“这是臣接银粮时,收到的纳兰家主书信,请太后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