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秋韵一开始只是点了点头,过了一会说:“是计划好了这样做,还是公司安排的?”
“是一个前辈建议的,目前的阶段分公司的业务更适合我,我自己考虑了一下,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方青青没有说的太深,乔秋韵的工作环境相对单纯,她不希望自己的事让她烦,而且她也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事情。
“好,加油。”乔秋韵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她一路笔直的向前走着,方青青没发现她的眉头轻轻皱了一下,很快又松开。
“下次不要参加这些聚会了。”过了一会儿,乔秋韵突然说了一句。
“嗯,没什么话说是吗?”方青青笑了,连她都觉得无语的时候,乔秋韵肯定是在忍耐了。
“高中已经过去了。”乔秋韵的话很突兀,可方青青明白她的意思。
“好,听你的,下次就礼貌的拒绝吧。”
“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走到差不多快到分叉路口的时候,乔秋韵问了一句。
方青青有些惊讶,乔秋韵以前很少会问她这样的问题。转头看见方青青疑惑的目光,乔秋韵停了下来,看着方青青说:“你上次说要结婚的人。”
“哦。”方青青知道她还在担心自己,她从没对乔秋韵说过关于沈筱雅的事,不是刻意隐瞒什么,只是她们很少会说彼此分别岁月里的事,方青青觉得现在说起也没什么意义,想了想,便笑着对乔秋韵说:“大学也已经过去了”
她看懂了乔秋韵的关心,乔秋韵也明白了她的放下,两人笑了笑继续向前走。
方青青和乔秋韵,小学、初中、高中、研究生、工作之后,一直都在彼此身边,除了大学,她们从没缺席彼此的生活。
两个人都不是能热情的表达什么的人呢,但是外表的冷淡,不会阻止她们从彼此身上汲取温暖。陪伴是最好的给予,她们好像已经长成彼此生命里的枝丫,脉络相通,而又自成一体,独立而又相互扶持着迎风摇曳。
方青青非常珍惜这份友谊,她希望这个人能一直在。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和你一起见证了人生的时时刻刻,就好像是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从不会孤单,也不会失望。
雪地上,两串脚印平行着延伸向远方,从来处来,往归处去。
第11章 第 11 章
春节后上班,很多人还挣扎在假期综合症的氛围中,方青青已经开始准备自己的调职工作。她和闻陌进行了最后的确认,在闻陌的建议下和施增也进行了沟通。
施增好像对她的异动并没有太多惊讶,只是问了一句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感受,方青青说自己觉得应该学习更多的实务,施增便没有多问,还祝她以后工作顺利,方青青也表达了对他这一年的照顾的感激。
闻陌并没有真的明目张胆的干预她的调动,只是私下里和分公司的领导沟通了一下,然后在那边向本部提出人员需求的时候,方青青由于在产品引进商务谈判中的表现,顺理成章的成为调转名单中的一员。
过了元宵节,三月开始,方青青正式调到分公司上班。工作地点也从总部大厦变成了郊区的产品制造工厂,上班的路程远了不少,幸好那里地铁也能到达。
上班的第一天,她看到了熟人,就是商务谈判时带她做资料的张工。张工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叔,业务过硬,但有些不拘小节,这些年一直做技术层面的工作,据说曾经在别的公司做过管理岗,但后来自己觉得不适应就辞职了,来这里也有四五年了,在人员流动如此大的现代企业里,也算是老员工了。
来到这里,还是先由张工带她做产品的经济分析,后续她会有计划的安排进入车间,了解产品制造的整个环节,更细致的分解产品成本费用构成。再下一阶段还会参与销售环节的市场调研工作,了解产品的竞争环境、价格弹性等因素。
更基层的工作内容,会对她的成长有更实在的帮助。这是闻陌跟她分析过的,她自己也做了充分的功课,对这样的计划十分认同并心存感激,毕竟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机会,在工作之初就得到良好的指导,避免了走太多弯路。
心中有了清晰的路径,方青青工作起来更有劲头,虽然每天奔波在路上很辛苦,可是整个城市,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生活的,她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