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轶事之长夜未央_作者:倦茶先生(160)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呀

  你猜小包子什么时候到娘胎

  恭喜小赵即将获得包子

  鼓掌

  王爷X表妹CP

  预计持续性放糖

  我知道前面太虐表妹

  我良心发现了

  第72章 忽闻惊喜

  两人补办了大婚后,赵熙延总觉得无所事事,晨起练功,晚来读书,郎情妾意,却满心空空。茶村这个弹丸小地也没个教书先生,故而也没有多少人识字,要读书的都得跑去镇上。赵熙延与夏淑宁商定后,将茶村的祠堂作为小书院,赵熙延当先生不收分文给茶村的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教书。他总觉得无所馈赠茶村的款待,只能略尽薄力,夏淑宁听闻此言很是赞同。此计一出,茶村上下欣喜得很。去镇上读书都得等大一些才行,那么启蒙晚了是跟不上镇上的孩子的,且家中不一定能供得起一个孩子上镇上读书。茶村家中有孩子的纷纷送到了赵熙延跟前拜师。赵熙延与夏淑宁跟着王大叔下山采买了纸笔墨砚与启蒙书,张罗了孔子画像与数十张桌子便开张了。

  赵熙延每日早早起来练剑,夏淑宁为他擦汗换了一身衣服,才抱着书去祠堂教书。祠堂内,赵熙延温暖的声音喋喋不休讲着典故,还有稚童朗朗读书声。夏淑宁偶尔来偷听,见这人比以往少了好多忧思,恢复了些英明神朗,更是神采奕奕不见丝毫忧愁,瞧着也甜。村里有了孩子的大嫂也常常来祠堂外瞧,瞧见了夏淑宁偷看自己夫婿,都夸她心善貌美又嫁了个好夫婿,夏淑宁每每都听得不好意思。日子便这般悠悠流淌,实在惬意得很。

  转眼到了武夷山采春茶的时候,寒食过,云雨消,生机勃发,漫山遍野的绿,微风和煦,春蝶缠绵翩翩起舞。空气中满是春日新茶的香,那边坡上正有人种着红薯。木犁松土,蚯蚓冒出,正要跑,一只公鸡叼走了。又是一年采茶好时节暖阳照,春光正好。赵熙延放了学生采茶假,四宝穿了一身麻衣,被柳大嫂轰去找采茶笼。四宝今日起得早,瞌睡连天,走来走去又回了房倒在床上睡着了,身上还盖着笠帽。赵熙延与夏淑宁也想帮帮村民采茶,便跟在柳大嫂身旁学着。满山茶树,处处都是村民在辛勤采茶。王大叔出嫁到镇上的女儿有着一副好歌喉,今日回家帮忙,村民少不了起哄要她唱一唱。王大叔的大女儿也不推脱,手上的活不停下便唱起了采茶歌,村民听她实在唱得动听,跟着一块唱了起来。满山遍野的茶香与这众人的歌声,赵熙延与夏淑宁停下手,细细品味这场农家采茶的盛宴。生在与皇家自幼听惯华丽的丝竹弦乐的他们,听了这只有人声毫无乐器的歌,实在是兴奋得不得了。这就是淳朴的大齐百姓,这便是听得见摸得着的生活。赵熙延从怀里摸出早上木匠给他的笛子,这本是原来他欲教孩子们吹的,此时碰上了便技痒。赵熙延拿起笛子,为他们奏乐,村民听见了这动听的笛音,更是兴起唱歌也越发大声。武夷山上,回荡着村民洪亮婉转的歌声与赵熙延优美的笛音。夏淑宁被赵熙延逗的花枝乱颤,一遍又一遍瞧着他,那眼神里满是爱意。

  在屋里睡着的四宝,哪里能瞧见这一场盛宴。戴胜鸟正在窗外叽叽喳喳闹,四宝被吵得半醒,嘟囔着莫要吵,就容我睡一觉。柳大嫂猛地发现四宝不见了,便回家去寻,一路朝着家的方向声声唤四宝。大黄瞧见了柳大嫂往家走,便跑去撕咬四宝屁股底下垫着的小棉袄。四宝哪里知道娘亲就要拿着鞭子驾到,气愤醒来,迷瞪着睡眼,凶着大黄。

  “大黄,你可不许再咬我小棉袄。否则将你送给村头王大叔家的小母猫!”

  “送你过去,你可别怪我恼你,没瞧见我正睡得香么?还不断将我扰。”

  四宝这话刚说完,睁开了眼睛,发现竟然是娘亲拿着竹鞭驾到。四宝心慌,料到大事不好,正跳下床,撒开腿就要跑。正跑出去,便撞上了隔壁家婉桃背着茶笼。四宝脸红退回娘亲跟前,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心里还想着算了算了,罢了罢了,英雄不怕虎豹,我怎能为藤条折腰。柳大嫂揪着四宝的耳朵带他去茶田,好生教训他。

  “四宝你瞧瞧,茶农采茶多辛劳。”

  “年年岁岁,官茶赋税多高,家家户户如此。有谁偷懒像你一样,你怎地还敢在这大日子偷懒睡觉!”

  “娘亲,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听闻此言,四宝对门家的小胖哥赵小雨便停下手中活瞧着四宝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