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孩子倒也不吃醋,谁叫师傅总是与他们说男子汉大丈夫这样的话。原来琪琛也挺愿意到父王怀里受着宠爱,但是太学的师傅说了,男子汉应当顶天立地,不能学女儿家撒娇窝在父母怀里。琪睿年纪也不算小了眼看着就五岁半了,不过也总爱跑到父王跟前抱大腿。乌兰娅去世后,琪睿越发黏糊赵熙延,赵熙延心疼这个孩子,即使腾不出什么空闲见着了也会抱一抱他。赵熙延今日难得没有问两个男孩的功课,一手抱着赵慕宁,两边坐着两个男孩子,给他们讲讲故事。常夏园里种了许多的药材,赵熙延也会亲自带他们去认识这些药材,讲讲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夏淑宁见他得了空就来陪陪这些孩子,心里很是高兴,这个少年总算长成了人父。但是偶尔夏淑宁也会想,相公会不会遗憾,自己这一生都没有做过女儿家。恢复女儿身此生是不可能了,从一出生就被动改了命运,不知道他会不会遗憾。
赵熙延曾经在茶村跟着村里的木匠学了一些木匠活,精细的是没法做的,小玩意还是行。赵熙延亲手削了两把小木剑,上边还刻不同的花纹和两人的姓名送给了两个男孩。赵慕宁还是个只会流口水的小孩,赵熙延亲自打了秋千挂在常夏园的院子里,等着赵慕宁长大去荡秋千。琪琛不敢荒废学业,正当跟着父王玩得兴起,丘如玉却出现了是唤两个男孩子回去跟着师傅读书的。赵慕宁很喜欢两个哥哥,感觉他们要走,咿咿呀呀的挥着手。赵熙延看懂了怀中小人儿的心事,就留下两个男孩子在院中自己亲自教一日书。两个孩子从来都是跟着师傅学习的,从未跟过父王学习,更是激动不已。夏淑宁见孩子们欣喜,心里也是感叹,他们做大人的只是为孩子做一些小事孩子们就能欣喜不已,到底是没能好好待孩子们。
琪琛是老大,进学的时日较长,字几乎都是认全了。就是书法方面劲道不够,写字总觉得缺了些力道。赵熙延亲自抓住他的手,很是耐心引着他使力,足足写了好几首诗经里的秦风。赵琪琛觉得自己真的幸福得不得了,他回了太学一定要和那些同窗炫耀炫耀,他父王可是亲手教自己练习书法,从没听说过哪家的公子能得父亲这样教导的。而且他写不好,父王也不责骂,他的同窗们写不好都要被责罚的。赵熙延很耐心,即使赵琪琛写不好也没有责罚责骂,只是一遍又一遍教着。赵熙延的耐心也得源于他本就是女儿身,对孩子自有一番耐心,换了他的那些弟兄早就不耐烦了。琪睿年纪小一些,认字很少,但是很好学。琪睿很喜欢读书,尤其是读那些故事,抓了笔偶尔会画上几笔。赵熙延惊奇的发现,琪睿好似画画很有天分。赵熙延其实很纳闷,琪睿完完全全是漠北人,按道理来说应该尚武,怎么被王府养成了一副中原士子的样子。赵熙延记下琪睿的天分,吩咐人寻了个有名的画师进府教他画画。赵熙延自幼被夏皇贵妃锻炼得什么都会一些,画画自然也会。赵熙延亲自给琪睿启蒙了画画,果不其然五颜六色的颜料一上来,琪睿格外兴奋。
不过一日与这两个男孩相处,赵熙延在这个两个孩子身上居然收获颇多。琪琛很懂事,有些少年老成,但是他内心很是渴望父王的关爱。琪睿性子有些像乌兰娅,喜欢什么就粘着不放,对自己的依赖完全超乎了赵熙延的想象。赵熙延心知肚明,这两个孩子都不是他亲生的,但是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长在端王府,喊他一句父王。其中的父子缘分和情谊,已经不是血缘能阻隔了。赵熙延把他们留在了常夏园用膳,夏淑宁抱着赵慕宁喂着,赵熙延抱着赵琪睿在左膝上,琪琛则紧紧挨在赵熙延右边。赵熙延喂了琪睿一些牛羊肉,夹了一些芹菜放他嘴里,小家伙是皱着眉头吃下去的。赵熙延想着这骨子里爱吃肉的性情是像极了乌兰娅,半点蔬菜都不吃,光爱牛羊肉。琪琛什么都不挑食,赵熙延知道他都快七岁,已经会自己吃饭了。还是亲手喂了饭菜给他,赵琪琛几乎是受宠若惊,眉眼藏不住的喜悦吃下的。赵熙延心里有愧,从琪琛出生到如今他还没有喂过他一口饭菜。他自己有了慕宁,凡是得空所有的一切都不想假手于人。他这才醒悟,自己并没有好好疼惜这个还未出生就失了生父的可怜孩子。赵熙延也担心夏淑宁忙着喂女儿没吃什么,布菜布得夏淑宁的碗都要装不下了。两个大人,三个小孩一桌吃饭,吃得那叫一个其乐融融。
用过晚膳两个男孩子恭恭敬敬跟赵熙延告退了,欢欢喜喜牵着手往丘如玉那边跑去。此时赵熙延抱着赵慕宁左亲一口右亲一口总是觉得亲不够,赵慕宁神态很是形似夏淑宁,赵熙延总是爱不释手的。夏淑宁常常笑他得了女儿越发小孩心性不正经,当心被别人瞧了去损他亲王威严。赵熙延一点也不在意,佯装发怒说道,谁敢胡说八道就砍了他的脑袋。赵熙延逗得夏淑宁和若水哈哈大笑,夏淑宁说日落西山,余晖正是好看,提议抱着孩子取王府花园走走,也算消消食。抱着孩子一进王府花园,就见着苏清书与沈寄月在花园里挽着手说着话,秦淮安就恹恹坐在凉亭里。秦淮安本就觉得无聊,见着了赵熙延抱着孩子来了,兴冲冲跑到赵熙延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