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息怒,臣等始料未及,连累王爷王妃,臣罪该万死。”苏州知府战战兢兢开了口。
“本王叫你们来就是听你们说这些的吗?知县你说!”
苏州知县不卑不亢回了句“王爷未到苏州前,小臣曾告知知府大人,最近有些京里人来了苏州。知府大人却讲多几个京城人有何了不起。王爷今日,怕是为知府大人所累。”
“你你你……你胡说,你诬蔑本官,你以下犯上。”
“闭嘴!知县你说完。”赵熙延怒火中天,这个知府说话实在太呱躁。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啦,争取继续更!
第14章 一点萌动
知县一五一十告知了赵熙延,赵熙延越听越生气,这个知府估计也是太子的爪牙罢了。这伙人明显都是直接要他命的人,此次下江南是件绝密的事,青莲教的人就算知道了一时半会也不能这么清楚他住的房间。这个知府明明接到朝廷命令,知道有钦差到访,城里多了这么些陌生人竟然不管不问,这不是事先通气了那是什么。如果赵熙延死在了苏州,知府也不过上报朝廷将责任推给青莲教,太子再装模作样遣人来查一查,再报告皇帝说确实是青莲教所为。这样太子不费吹灰之力除了赵熙延,还把自己身上的嫌疑洗的干干净净,一股脑推给青莲教,青莲教本就是邪教,即使来日抓住了不承认无不会有人信。太子好毒的伎俩,赵熙延想着自己不过初初上朝,羽翼未有,就急着处理他,真真是好哥哥。但是赵熙延也知道,无凭无证自己也不能怎么样,如果禀告父皇不过是中了太子的奸计。
“刘大人,你是觉着本王不过是一亲王,处罚你不得是吧?”
“殿下,微臣绝无此意,这都是知县想害臣胡说的。”
“本王虽然年轻,但是还不瞎。谁是谁非,还要你来教吗?”
“不不不,微臣错了,端王殿下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刘知府这个官是靠祖辈积蓄捐来的,肚子没有半点墨水,更别提骨气这种东西。太子殿下固然厉害,但是太子远在京城一时半会庇佑不了他,端王盛世凌人吓得他只哆嗦。
“殿下,微臣认为现下为安全起见,应当加强城中守卫,还请端王殿下等王妃稍好些了马上转到驿馆。”
“驿馆怕是不安全了,不知石知县家中可有空房以借本王休憩。”
“微臣家中条件简陋,仅有一屋三间房地处偏远,怕是怠慢殿下。殿下不嫌弃就住到微臣家中来。但刘知府祖上是江南富商,城中几处好宅子,可能更适合殿下和王妃居住。”
“原来刘知府房产众多啊。”
“微臣祖上留了些薄产,王爷不嫌弃,下官马上派人收拾,恭请殿下入住。”
“那就多谢知府大人了。”赵熙延配合石知县一唱一和,吓得知府屁滚尿流跑了。前脚刘知府刚走,赵熙延开始了对石知县的“审问”。
“石大人,你可知罪?”
“下官知罪”石知县跪了下来
“说吧,所犯何罪?”
“微臣不应如此捉弄刘大人,不应以下犯上。”
“那你为何明知故犯?你可知如果堂上的人换了其他王爷或者钦差,你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微臣知道。”
“知道你还敢这么做?”
“不敢。”
“既然不敢,那为何刚才又敢了呢?”
“因为钦差是殿下您。”
“哦~,你且说来听听,你怎么知道本王一定会饶了你,还跟你一块唱戏呢?”
“微臣乃前科进士三十二名,去年候补知县到了苏州。从微臣到苏州任知县始,知府大人便借太子名头拉拢微臣。前科乃太子主考,微臣也算太子门生。但微臣不耻太子所为,更不耻刘大人所为,不愿追随太子。微臣寒窗十年,如今都已经三十有五,从小发愿定要当一名好官,为民请命。但是如今的官场,却肮脏不已,同流合污之流比比皆是。微臣拒绝了刘知府,从那以后,微臣处处受打压,官宦生涯艰难异常,如不寻一个主子,下官的平生之愿如何施展?下官便选定了殿下您。”
“你何为选我,你可知本王在朝中无权无势。”
“不为甚么,现下您是最好的选择。一来如今殿下您无甚么势力,参政未深,下官此时投入殿下麾下那就是元老,二来,您母族势力强大,背后有着夏侯军队,后宫中夏贵妃如今是地位最高之人,三来殿下没有治罪微臣,说明殿下是个明白是非,不死纠规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