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轶事之长夜未央_作者:倦茶先生(32)

  赵熙延天亮了坐着马车便出去为青莲教的事奔波了,这次他带了石江一起去刘知府的衙门,翻翻卷宗。赵熙延在刘知府的衙门拿到了那个传说中的青莲教头目的卷宗,便吩咐石江带他去了苏州地界最大的青楼。他知道青楼这种烟花之地,看似胡话连篇最多,其实真话也不少。赵熙延跟着右江去了花满楼,刚刚踏进门槛老鸨就凑到了跟前,老鸨在花满楼也二十多年了,就没见着赵熙延这般好看贵气的人物。眼瞅着金主来了,眼里直发金光。赵熙延闻着这浓重的胭脂味甚是嫌弃,直直包了间。赵熙延直接点了花魁来唱个曲,他也是好奇花魁该是如何的国色天香才能是花魁。

  花魁蒙着白纱抱着琵琶进了门,赵熙延瞧着这身段和气质,花魁是担当得起。这时花魁也见着了赵熙延的脸,心里惊叹着竟有男人生得如此好看么?

  “你便是吴姑娘?”

  “奴家正是。”

  “你何故蒙着面纱?”

  “这是青楼规矩,唱完曲才能取下。”

  石江在赵熙延耳边嘀咕了两句,赵熙延才知这是青楼赚钱的一种手法。初见客人时,蒙着面纱,曲毕客人打赏了才摘下面纱。这调足了青楼客的胃口,赵熙延想着真的厉害,如此赚钱的伎俩也想得出来。

  那吴姑娘弹着琵琶,张口缓缓唱着苏州小曲。果然韵味十足,吴侬软语,甚是舒服。赵熙延喝着茶,听着这小曲,有些惬意,但是如今并不是什么玩乐的好时候。赵熙延听着小曲,眼神却望向楼下。楼下是大堂,不知多少文人骚客在此风流。

  “王爷,楼下那位穿绿衣裳的是朱举人,也是前科士子,下官多方打听知晓这个朱举人似乎与青莲教有些联系。您看?”石江在赵熙延耳边小声说着。

  “不必,不必太早打草惊蛇。多来几次,成了常客再去与那朱举人结识。”

  石江细细思量,心灵神会笑笑“还是王爷考虑周全。”

  “专心听曲罢。”

  赵熙延偶尔眼神会向楼下不经意看几眼,更多还是在观赏花满楼花魁吴小姐的琵琶曲,赵熙延端着茶到嘴边饶有兴趣品着。

  “两位官人,奴家此曲便奏完了。”

  “好,赏银百两。将面纱揭去吧。”

  吴小姐从未见过那位客人有这样大方过,揭个面纱甩了一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普通人家吃三辈子都够了。吴小姐有些震惊,虽说苏州城里达官贵人不少,但是这样的大手笔还是不免吃惊了。她按着规矩将面纱揭了去,赵熙延和石江见了吴小姐的“庐山真面目”,连连赞叹此女果真貌美。

  “吴小姐,不亏为花魁,此番容颜与才情,实在两绝,可谓倾城。”

  “小女子不过是顶了张稍好一些的皮囊罢了,说起倾城之貌,公子容貌更胜。”

  “放肆,汝为烟花女子怎能与我家公子相比。”

  “奴家知错,万请官人不要生气。”

  “不必大惊小怪,本公子也是第一回 听见这番说辞。不知小姐可会谈琴?”

  “会的。”

  “那就为我们弹奏一曲你的拿手曲子,算是赔罪吧。”赵熙延向石江使了眼色。

  “奴家领命”

  吴小姐继续为两人奏琴,曲毕赵熙延好生安慰了一下吴小姐,还赏了不少银子,笑得老鸨直不起腰来。吴小姐见赵熙延远去的背影,她觉着这个官人好似与别的官人不一样。虽也赞叹她的美貌,却让吴小姐生不起厌恶来。吴小姐盼着他以后常来,又觉着常来青楼的也怎么是君子之流。赵熙延从花满楼与石江分开了,径直回了府里,也是傍晚时分了。他心想着今日还没有去看苏清书,便房也未回去就去了苏清书处。他去苏清书的房里扑了个空,苏清书今日不同往日在房里巴巴等着他,婢女禀了赵熙延,颖儿扶着苏清书去了后花园说是散心。赵熙延在心里暗暗骂着苏清书,受这么重的伤刚结痂就忍不住往外跑。心里想着这件事,腿却管不住望后花园跑了。赵熙延跨进了后花园就瞧见苏清书躺在贵妃椅上,身上盖着毯子,手里却拿着荷叶,笑得肆意。赵熙延有些看傻,这一望无际的荷叶,岸上的红花与黄花,还有贵妃椅上的笑意灿烂的美人,好一副戏莲美人图,可惜就是这个时候莲花还未开。颖儿瞧见了赵熙延走了过来,非常识趣不带一点声响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