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中秋家宴,百官休沐,皇帝也难得放了个假。苏清书的脚崴了现在都没好利索,但是她是一国之后,中秋家宴可是皇族齐聚一堂的大事,她得好生打理。赵熙延很期待家宴,这是他登基以来首次皇族之间的聚会,没有任何臣子,只有兄弟姐妹。去年因着先帝驾崩,宫中不宜兴宴会,并没有办。苏清书不愧是世家生长出来的,打理得井井有条,赵熙延瞧了章程委实安排得恰当。一整个白日,赵熙延都窝在未央宫里待着,谁求都不见。当王爷的时候懒散惯了,当了两年皇帝太累了,逮着空就歇息。夏淑宁也知道他累,比先帝更为勤政,便越发体贴照料着他。他跟个孩子似的,窝在夏淑宁的怀里,像只受伤的猫崽一般蹭着。世人皆说做皇帝好,可是做皇帝也苦,事事顾全大局,半点徇私都不得了,当真要做个青天在世么?
今儿个中秋家宴,一同往常一般设宴朝阳宫。赵熙延今日倒是兴致颇好,完全不同招待乌兰喀察那般不情不愿,穿着便服就带着夏淑宁和两个孩子摆驾朝阳宫了。今夜没有君臣,只有血浓于水的亲人。这是天元帝登基首次家宴,尤其是隆重,三位亲王早早携家眷就到了。太后倒是不在意这些家宴,先帝在世时年年不知吃了几回,无非就是客套客套。通报声一到,朝阳宫里人无人不等着皇帝。果不其然,赵熙延一踏进朝阳宫一帮人又要乌泱泱跪下来。赵熙延受了几个亲王以及家眷的大礼,毕竟如今他才是皇帝,施恩更要施威。
“诸位兄弟不必多礼,都是自家弟兄。今日中秋家宴,没有君臣,只有亲人。”
“臣等遵旨。”
赵熙延牵着夏淑宁送她到了皇贵妃的宝座,才坐回了自个那张龙椅。苏清书一路这样瞧着他们紧紧牵着的手,心里泛起了酸水。她的脚事到如今都没有好利索,拖着病体忙忙碌碌操办着中秋家宴,还得每日被太后宫里人盯着抄写女训与女戒。赵熙延至始至终没有问过一句,心心念念体贴的总是夏淑宁。赵熙延前脚刚到,后脚太后也就到了。按照惯例太后垂训,紧接着皇帝再说几句,便开始推杯换盏,观赏歌舞了。苏清书有一肚子的怨气和酸涩,但是一想到一会颜逢君要出丑,心里也便好过一些。苏清书门第观念根深蒂固,总觉得颜逢君这样的江湖女子是配不上一国之君的。夏淑宁多次救他,与他青梅竹马又一路患难与共,如今鹣鲽情深还算说得过去。这个颜逢君出身低微,是个江湖草莽,凭什么得了良妃这样的高位,还得了赵熙延的宠幸。尽管她位居皇后之尊,但是她仍旧嫉妒颜逢君,更嫉妒夏淑宁。赵熙延与裕亲王、怡亲王、晋亲王四兄弟聊得火热,更是喝不不少酒。晋王刚娶了王妃,正是赵熙延成全的那一段,整个人是精神得不得了,杯杯敬皇兄。裕王倒是有些心思,先帝在位太子和庄王挡在前面。这两人死了,先帝驾崩,按着长幼次序也该轮到他裕王称帝。如今这帝位倒是越过他,越过老七,到了十一头上,舒心了两年就忘了当年的情形了。裕王究竟是个明白人,有贼心没贼胆,老十一之精明比当年废太子更甚。自己若真是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怕是死无葬身之地。这口气只能是自己咽下去,不甘不愿喝了几杯苦酒。赵熙延并非当年的吴下阿蒙,裕王的心思他不会不知道,但是只要不闹出什么水花,也就任由他想。若是图谋不轨,也别怪他不念兄弟情谊。赵熙延是想撂挑子不干,但是也该轮到他的儿子来继承这个皇位,才不枉费他辛苦一场。宫里那些新进宫的妃嫔为了抓紧机会让皇帝宠幸自己,使出浑身解数献艺。赵熙延本就无心纳她们,自然也只是淡淡看一眼。倒是三位亲王看得心花怒放,这些妃嫔一个赛一个美艳又多才多艺的。
“皇上,这妹妹们献艺可还算称心如意?”
“皇后辛苦操持,自然是好看的。”
“听闻良妃妹妹舞技精湛,不知今日可否一睹风采?”
颜逢君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出,捧起一杯茶抿了一口,勾唇一笑。夏淑宁饶有深意看了皇后一眼,再与颜逢君眼神交汇。皇后这又是何苦?非得叫人出丑,心里才好受一些么?这般作态一点也不像个中宫皇后,倒是跟那些小门小户的妾室一般。赵熙延听了这话倒是很高兴,他纳了颜逢君将近两月,也就当年见过一次她的舞姿。那夜实在太难相忘,太美了,如今这么一提起倒是真的很想再瞧一次。他往夏淑宁那递了一个请求的目光,夏淑宁倒也不小气,微微一笑算是准了。历朝历代这般凡事过问皇贵妃的皇帝,也只有一个天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