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轶事之长夜未央_作者:倦茶先生(364)

  颖儿不明白为什么皇上送东西来这样高兴的事,自家小姐竟然会哭得这样伤心。颖儿拿起其中一个金镯子瞧了瞧,是端王府的记号,落款是少元二十年。颖儿一下就反应过来了,不知道该同情皇上还是自家小姐才好。颖儿看着这金镯子也出了神,心里很是感叹。

  “娘娘,不要伤心了,现在不是圆满了么?你啊,要好好养胎,为皇上生个健康白胖的小皇子。当年的事就不要再想了,都过去了。”

  苏清书听了颖儿的话,才从回忆里抽离出来。她慌忙擦去眼泪,重新振作。对啊,她现在又有了他们的孩子,该是好好珍惜才对。苏清书将这些东西都视若珍宝,亲自收好了。她想着那本未完成的手札,就让她来续写吧。赵熙延去上朝的路上迷迷糊糊的,心里是想着将长命锁与金镯子送去凤栖宫,但是嘴里却说成了将那几个箱子一块送过去,这才有了这么一出。他明知道这些会惹皇后感伤,才不会叫她知道。只是那个长命锁和金镯子,是当年他亲手画的花样,拿去给皇觉寺高僧供奉过的,利于保孩子平安的。赵熙延希望这个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希望是那个孩子回来了,才将旧物拿来给皇后。

  赵熙延因着三喜临门,在朝上也是不掩高兴。大臣们纷纷恭贺他,更是歌功颂德了一番皇帝,说是只有明君才会有这样的祥瑞。赵熙延高兴,也随便他们怎么胡诌都行,也不像往日一样戳穿他们。苏相几乎是春风满面,他已经封侯拜相,女儿贵为一国皇后,现在又怀了嫡子,怎能不春风得意?怡亲王是满脸愁容的,他与裕王都年过三十了,膝下一个儿子都没有,全是女儿。现在晋王王妃也有了身子,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好似上天要把他们赵家的儿子都给了皇帝,他们这些个王爷倒是一个都没有。年纪越发大了,王位无以为继,眼看断香火了,也难怪怡亲王叹气。

  开年的事多,下了朝就正好是午膳了,赵熙延想着昨夜皇后一直睡着,没见着自己怕是多少有些不舒服,就摆驾凤栖宫用午膳了。苏清书原本以为赵熙延昨夜一整夜待在凤栖宫,今日不会再来了。突然又来,有些惊喜,小跑着就要去见他。赵熙延的轿撵刚停下,苏清书就跑到了凤栖宫大门外。

  “臣妾给皇上请安!”

  “不要多礼,当心孩子。”

  赵熙延走下步撵,苏清书就扯上了他的衣袖跟着走。赵熙延对着她笑了,将怀里的暖炉给了祥云拿着,牵着了她的手。苏清书的手一直都是冷的,夏日也是凉的。赵熙延捧着她一双手,放在手心搓揉了一下,哈了好几口暖气给她。

  “怎么手这样冷,冬日也不知拿个手炉抱着么?”

  “不冷。”

  “冻得跟像块冰似的,还不冷?”

  “有你都不冷。”

  赵熙延的手一直抱着暖炉,很暖,将苏清书的手包裹得暖暖的,比暖炉舒服多了。赵熙延发现她小脸冻得比平日还要白一些,将她的一双手放在了他的脖颈处暖着,一双手覆上了苏清书两边的脸颊,给她暖一暖。

  “这样好一些吗?”

  苏清书乖巧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感动。赵熙延对她笑了笑,牵着她的手就往前厅里走。那些膳食很快就上来了,御膳房早就接到了皇后有孕的消息,膳食都是滋补营养的。赵熙延给她夹着菜,自己也不断吃着,他也是真的饿了。

  “你啊,冬日要拿着手炉才行,莫要冻着了。”

  “多吃一些肉食才好,不要为了纤瘦节食。现在不比以往,现在是两个人了,总是要多吃一些才好不是?”

  “开了春,多去花园里赏赏花,不要闷在宫里。太医都说了,有孕之人要适量走走,活动活动有助于增长体力,生产时才不会遭罪太多。”

  赵熙延都没发现自己话竟然有这么多的时候,生怕苏清书头胎不懂药理,细细叮嘱着。苏清书越听越感动,这些话怕是多年前他就想说的,是等了多久才有机会说?赵熙延叮嘱了一大箩筐,抬起头却发现苏清书眼眶发红微湿。

  “可是哪里不舒服?”

  苏清书说不出话来,只是摇摇头。

  “难受莫要忍着,可知道?”

  苏清书还是说不出话来,只是乖巧点点头。

  “朕与你说个好消息,你要高兴些可好?”

  “开春以后,淮安会带着沈小姐来京,送来今年的宫锦,听闻他们有了一双儿女。你往常不是最喜欢沈小姐了么?朕准她住在凤栖宫陪你几日,与你说说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