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轶事之长夜未央_作者:倦茶先生(411)

  用了晚膳以后,韩秋衣就来了赵熙延的房里与他谈话。赵熙延提出回京以后要将赵禧延的尸骨带回京城,安葬在大齐王陵里。韩秋衣起初不愿意叨扰已故儿子的清净,但是想想赵禧延葬在秋水山庄,诸多不便。琪琛毕竟不在他名下不能年年来拜,灵晗大了也要嫁人,也不能常常来祭拜。若是迁回京城,以后琪琛入嗣贤亲王一脉,年年都可以亲自祭拜生父。韩秋衣同意了赵熙延的提议,但是很快就提了赵熙延不爱听的话。

  “皇上果真不考虑将贤妃收了么?”

  “韩娘娘总是这样爱说胡话,贤妃什么情况您再清楚不过了。”

  “皇上请恕本宫直言,皇上有些迂腐了。”

  “这跟迂腐什么关系?朕不明白。”

  “如玉这一生都被十三耽搁了,好不容易她不喜欢十三了,你就当成全她不好么?”

  “夫死从子,再过几年琪琛就可以开府了,届时朕下旨给琪琛接她到王府奉养。”

  “你让她到王府去跟着琪琛,她怕是死都要留在你身边。何况她是你的妾,是你的贤妃,可不是贤亲王妃,皇上难道忘了么?她还这样年轻,守了十年活寡,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好的时光都拿来守寡了,何其悲哀。皇上是男子,怕是不能明白。”

  “韩娘娘,朕明白的。”

  “皇上既然明白,就该收了她。韩娘娘知道这是为难你了,可是琪琛已经在你的名下,喊皇上一句父皇。可是皇上总不去他母亲的房里过夜,长大以后孩子想起来,很难不对自己的身世不怀疑不是?何况如玉一心只有皇上,对皇上一往情深。她不管姿色或是家世确实比不得其他的妃嫔,但是她知冷暖,是个体贴人不是?”

  赵熙延无言以对,不知怎么回。

  “为君者雨露均沾方才是正道,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偶尔逢场作戏不是?先帝在世时,许多妃嫔他也不喜,甚至厌恶。但是有时候,也要偶然的安抚安抚。”

  “父皇他……”

  “韩娘娘知道难为了皇上,可是韩娘娘心里实在不安。好好的一个姑娘,一生就这样荒芜了。我太能明白这样的苦楚了,所以……皇上不要怪我。”

  “娘娘,朕若是这样做了,将来下去的时候如何去见十三?”

  “皇上不要多想,十三他像了你父皇,岂是长情人如他现在还活着,如玉是谁怕是都不记得了。”

  “你爱过父皇吗?”

  韩秋衣不知道赵熙延会问这个,愣住了,不知道要说什么。

  “或许。”

  韩秋衣走了,赵熙延却笑了,想起了父皇坐在泰极殿的样子。赵熙延摸着扳指喃喃而语,“最可怜是该是父皇。”

  作者有话要说:

  韩娘娘极力撮合如玉和小赵的目的不单纯

  谁会将儿媳妇推给兄长?

  小赵的爹怎么挂的

  小赵现在都不知道

  毕竟先帝驾崩的时候

  只有韩秋衣在场

  第176章 返途遇刺

  赵熙延对丘如玉和吴清瑶还是不冷不淡的,顾着自个玩,夜深了就会有暗卫回禀秋水山庄的日常运作情况。赵熙延来秋水山庄这几日,都是极其风平浪静的。除了韩庄主那几个女儿总是以送东西的借口来他的院中晃悠,倒也没有其他异常。秋水山庄的小姐是个顶个的美丽,又知书达理,且多才多艺,个个都是人间尤物。赵熙延瞧得出,韩庄主想学前庄主将女儿嫁进皇宫去,保山庄的昌盛繁华。现在明面上秋水山庄已经归属江湖与朝廷无关,但是这么多年来,秋水山庄每一代小姐都有至少一位成为皇妃,与皇室关系密切得很。如今赵熙延称帝,韩庄主自然也不想例外。可是赵熙延联系了一下韩秋衣的所作所为,心里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不想要新的妃嫔入宫了,秋水山庄的小姐若是入宫,按着家世就得封妃,赵熙延不希望那些与他无关的女子占走了妃位。

  赵熙延装聋作哑,对那些示好的小姐不管不问,若即若离,拖到了返京那一日。赵熙延早早就收到了那些老白菜梆子的上书,心里是不想管,但是确实也该回去了。五月初九,一行人告别秋水山庄走原路返京。离京出去玩的心情是极好的,回去就有些不情不愿了。走了两日,赵熙延想了想还是特意绕路去了趟秦州。秦州一来是当年夺嫡夏淑宁她们躲藏之处,二来是赵灵晗生母如今所在之处,三来秦州有小江南之美称,景色宜人。赵灵晗并不知道生母从宜州搬来了秦州,也不知道有人日日禀告赵熙延说她半夜想念生母呜呜大哭。赵熙延没来过秦州,到了此地也觉得小江南的美称果真名不虚传,连颜逢君都夸赞颇有苏州韵味。祥云将秦州最大最好的客栈包了下来,他们一行人就安置了下来。休息了一阵子,都说要出去逛逛,赵熙延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