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你说。”
“惟愿来生不复生皇家,许你一生一代一双人,最好永生永世都是你与我。宁儿,我真的好爱你。我还想活着陪你走完一生,可是阎王爷却要来收我了。我欠你这么多,都没还完呢。”
“相公,宁儿能得你一生宠爱,已经知足了。下一世下一世,我们一定会再相见、再相遇、再相知、再相爱、再相守,永生永世不再分离。”
“母亲!我真的好想活着,活着……”
六女和太后都抓住了赵熙延的手,就在天亮了的那一刹那,赵熙延吼完最后一个字,手就松了,死在了自己母亲的怀里。他的眼睛还瞪大着,想与世间最后抗争一次,这一次他输了。
“相公!”
“熙儿!”
“皇上!”
“陛下!”
“父皇!”
活着的人都在泪如泉涌,赵熙延瞪大着眼带着满身遗憾死不瞑目。他多想继续活着陪着他所爱之人,可是谁又能逃得过生老病死?
“皇上!驾崩!”
祥云流着泪,扯着嗓子为赵熙延做最后的宣告。太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当场就悲痛的昏过去。她只恨为什么死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苦了一生的孩子。琪睿哭着给赵熙延喂下了凝香丸,保持父皇肉身不腐。六女扑在赵熙延身上,哭得停不下来,眼泪全都落在了他冰冷的身躯上。天亮了,她们六人本来都是一头青丝,都变成了白发,满脸泪痕。她们强忍着悲痛为赵熙延净身沐浴换上了新衣,亲手将他放在了灵柩之中。
赵熙延生前留下了许多许多信件,更是留了不少圣旨。
第一道,要新君尊皇后苏氏为孝贤皇太后、皇贵妃夏氏晋封为孝仁皇后尊为孝仁皇太后、贵妃颜氏册封为皇太妃、贵妃乌兰氏册封为皇贵太妃、贤妃丘氏册封为贵太妃、德妃吴氏为贵太妃。
第二道,传位于皇三子赵琪朝。
第三道,尊皇太后夏氏为孝德太皇太后。
第四道,皇后苏氏、皇贵妃夏氏、贵妃颜氏、贵妃乌兰氏、贤妃丘氏、德妃吴氏,百年后合葬帝陵;皇贵妃乌兰氏由妃陵迁入帝陵。
第五道,帝入长陵赦免妃嫔陪葬,不陪葬任何贵重物品,只陪葬生前常用之物,亲眷每人一副画像、随身物件。
第六道,原端王府按着孩子们母亲原先的院子分给他们,不许后世之君再用来封王。要求他们每年在赵熙延生祭时前来祭拜,可不受限到端王府凭吊。
赵熙延从第一次大病初愈后就知道自己不会太长寿,所以总是断断续续写了好多叮嘱妻儿母亲的话。赵熙延驾崩的当晚,祥云就各自送到了他们手上。他们一边看一边哭,全是赵熙延满满的不舍和不放心,还有满满当当的情意。赵熙延还给夏淑宁单独写了一份万字的“与妻书”,夏淑宁趴在灵柩前,不住抚摸着赵熙延已经冰冷的脸。赵熙延驾崩的当晚,六女都守在灵柩前不曾离去,就在天快亮的时候,她们六人从未这样团结和谐过,相视一笑。最后将赵熙延从灵柩搬出来,六人紧紧握着赵熙延的手,服毒殉情。
“王爷你怎能舍得清书一个人再伤悲?”
“相公,我实在舍不得你,等我。”
“陛下,现在正是落花时你该是与逢君再相见,怎能独自离去。”
“皇上,容若没有你要如何活下去?”
“皇上,清瑶还是会做噩梦,你不在了我是睡不好的。”
“皇上,上一次的棋还没下完,你怎能耍赖?”
天元四十三年三月,天元帝于未央宫驾崩,终年六十三岁,传位于皇三子成亲王。
天元四十三年三月,皇后苏氏、皇贵妃夏氏、贵妃颜氏、贵妃乌兰氏、贤妃丘氏、德妃吴氏,因帝崩不舍而忧思,崩于未央宫。
九子四女两天内失去了双亲,几度哭晕,哭喊着母亲太狠心了,为了父亲抛下他们。琪朝哭着按照父皇母妃留下的遗旨安排他们合葬的后事。赵熙延修建皇陵的时候就有先见之明,特意做了一个可以容纳八人的灵柩放在皇陵里。琪朝按着父皇的要求,将他们几人一块合葬在同一个灵柩里,夏淑宁和赵熙延十指紧扣,其他的娘娘由她们的亲生子,在她们左手的中指上绑了红线再系到赵熙延的右手上,他们可以在阴间团聚永不分离了。他们躺在长陵偌大的灵柩里,好像只是睡着了,很安详。他们看着父皇和母亲们躺在一块,盖棺的时候都哭得不能自己。赵熙延的入殓穿的龙袍皇冠是夏淑宁做的,香囊腰带是苏清书做的,靴子是颜逢君做的,玉佩是乌兰容若的,袭衣是吴清瑶做的,朝珠是丘如玉做的。长陵里没有贵重物品,陪葬的全是她们平常用的物件和孩子们曾经穿过的小衣裳和小玩具。长陵的壁画全是赵熙延和妻儿的过往,还有她们年轻时候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