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轶事之长夜未央_作者:倦茶先生(55)

  “沈老爷,本王今日前来,不为别的,只为沈三小姐和秦三公子永结秦晋之好之事。”

  “草民知晓。可……原定婚姻,原是秋后成婚,如今不过初初入夏,是不是有些着急了。”

  “不急不急,本王此次下了苏州,与淮安投缘得很。本王不日返京,有意将淮安带回京城。如按期完婚,怕是往来困难。如此一来,怕是耽误了,提前完婚,如此一来,便什么都好。不知沈老爷,意下如何?”

  “王爷高见,秦三公子能得王爷青睐,乃是秦府和沈府两府莫大的荣幸的。但成亲之事,还得过问小女。”

  “沈老爷,此言差矣,自古婚姻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看就不必过问三小姐了。如今王爷保媒,无上荣光,有甚么不知足的。”

  赵熙延听闻此言,心生厌恶,这秦先民是个能做出强抢民女,挪用公款这等事,对女子想来也是极为不敬的。

  “秦大人此言差矣,即使是天理理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应该两情相悦,也该两厢情愿才对。”

  “对对对,王爷说得对。淮安,快去请三小姐。”

  秦淮安见了赵熙延点了头,巴巴跑去了沈寄月的宅子骗了沈寄月和二姐出来。到了前厅将二女都吓懵了,怎地这么多人在此。

  “民女叩见端王殿下,见过秦大人,爹爹。”

  “起来吧,沈三小姐。不必多礼。”

  “谢王爷。”

  “今日本王携秦大人与淮安前来,就是为了沈三小姐你与淮安的婚事而来。本王与秦大人与沈老爷均商议过,将你二人婚期提前。完婚后你二人随本王一块回京可好?”

  秦淮安站在秦先民的身后直勾勾的盯着沈寄月,眼里笑里全是爱意。沈寄月瞧见了,心里只笑他傻。但是心想着京城乃天子脚下,秦淮安这个性子去了京城前途未卜,明眼人都知道京里风起云涌。端王似乎铁了心要带秦淮安走,明明秦淮安也并无甚么出众之处,端王究竟是何意?如果自己也跟着去了束住了手脚,届时秦淮安有事那该如何?

  “王爷为小女子的婚事操心,小女子不敢当。提前完婚之事,还请王爷和父亲做主即可。”

  “那你这便是应了。”

  “一起由王爷和父亲做主。但民女请求大婚后不同往京城。”

  “沈寄月你说什么?”秦淮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沈寄月竟然不愿意跟他去。

  “沈三小姐这是何故,新婚燕尔难道就要与夫君分离吗?”

  “民女不忍,但家中老父年事已高,两位姐姐都已经出嫁。若是民女忽然撒手不管家业,怕是老父难以支撑。还望王爷允民女一些时间,将家中打点好再进京。”

  “好,本王允了。沈三小姐貌才兼备,宜室宜家,淮安你今后得好好待沈三小姐才是。”

  “谢王爷,淮安今后定会疼爱有加。”

  秦淮安有些不高兴,却也知道沈寄月这个提议合情合理,沈家没有儿子,以往都是大姐在打理家业,大姐嫁了如今怀了身孕,姐夫又是个读书人。沈老爷身子平日就不怎地好,沈家也只能依仗沈寄月打理生意。赵熙延在前厅和沈老爷、秦大人你来我往谈着客套话,沈寄月拉走了秦淮安,与他说了来龙去脉。秦淮安惊觉自己实在太笨,转头一想也是,端王身为大齐极为尊贵的亲王,自己无才无德,他需要他去京城帮忙作甚。往日总说用得着他,可是秦淮安想来想去都不能明白,自己到底有什么值得端王重视的地方。但是他觉得赵熙延能让他深信不疑,留在苏州城里估计日后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一待父亲老死,两个哥哥定将他和母亲赶出秦府,届时无甚依仗,也就只能是任人宰割罢了。何不如跟着端王去京里谋划谋划,万一自己也能当个小官也算配得起沈寄月了。

  赵熙延从沈寄月的家直接回了宅子,刚下马管家就来禀告了,说是有一位颜小姐来府里寻他。管家见这个颜小姐手里拿有王爷的信物,不敢怠慢,请到前厅去候着了。赵熙延知道颜逢君铁定会在自己回京之前来寻他,径直去了前厅,却瞧见苏清书与颜逢君二人都在前厅,似乎在说一些话。

  “王爷,你回来啦。这位颜小姐说来找您。”

  “王妃你怎么出来了,往日这个时候不都是在花园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