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轶事之长夜未央_作者:倦茶先生(58)

  “王爷何需羡慕,我们不也是有情人么?”赵熙延瞧着苏清书的眸子良久。

  “一生一代一双人,你可愿?”赵熙延执起了苏清书的手,满眼情深。

  “惟愿与君白头偕老,至死不渝。”

  赵熙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在那柳树下,在那月光下,在那波光粼粼的湖边,紧紧抱住了苏清书。“此生你不负我,我便不负你。”

  翌日

  赵熙延遣人给秦府送了信,让秦淮安一个月后再上京,届时会遣人下来接他,说是新婚燕尔不宜早早分居了。赵熙延带着苏清书上了绕了路,启程返京了。一路上两人如胶似漆,你侬我侬。秦淮安带着沈寄月一大早的给爹娘敬了茶,便接到了赵熙延的信,心下放心了不少。还可以陪沈寄月一个月的时间,不过端王是真不够意思,说走就走了,也没让送一送。不过赵熙延也是好意,自己不悄悄走了,怕是又一堆大人来送行。这路程走了不下十天便即将到了京城,夏贵妃的探子早就探到了赵熙延即将到京的消息。这日赵熙延的车队还未进京城城门,夏淑宁早早就来了城门上候着了。今日的夏淑宁着了一身淡青色,发上簪了金饰,点了红唇,有清尘脱俗之美。她在城门上站着,只想知道姑母说的究竟是是不是真的。赵熙延的车马远远的来了,夏淑宁也远远瞧见了赵熙延与苏清书共乘一骑,有说有笑,甚是亲密。车马越来越近了,夏淑宁望着他们两人眼角滑下两行清泪,滴在了城门高处的石板上。夏淑宁带着侍女转身回了王府,权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夏淑宁回了自己的园子,继续翻晒着草药,也不管外头因为王爷王妃回府的热闹。夏淑宁知道,赵熙延一会换了衣衫还得进宫复旨。这人如今也是有了心喜之人,自己便还是好好做个表妹就好,别的何在痴心妄想。

  赵熙延不出所料进了宫见了皇帝,将苏州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事无巨细,只是再无提到颜逢君罢了。皇帝夸他办事得力,赏了些漠北新贡的好酒和新奇玩意。赵熙延刚从太极殿里出来,就碰上了等候已久的福子公公。他也知道母妃着急见他,便跟着去了咸福宫。

  “赵熙延你给本宫跪下。你好大的胆子!”

  “儿臣不知所犯何错,还请母妃明示。”

  “本宫都跟你说的话,你都当耳旁风了是不是?如今参政,你是翅膀硬了吗?”

  “儿臣不敢。”

  “本宫提醒多少次,你千万不要喜欢上那个苏相之女。日后东窗事发,你是想拖着我与你舅舅一家去死么?”

  “儿臣知错,并无喜欢上王妃,只是逢场作戏罢了。”

  “你说的话最好的是真的,否则……”

  “儿臣句句属实。”

  赵熙延知道自己母亲心狠手辣,如果自己承认了他与王妃互生情愫,那么王妃可能一不小心在某日便在王府里暴毙身亡了。赵熙延只能矢口否认,承认只有死路一条,他不想害了王妃。

  赵熙延带着满腹心事回了王府休憩,苏清书这头还在打理着打从苏州的带回的东西,而夏淑宁却在自己的园子里翻着医典,吩咐了谁也不要扰了她。夏淑宁这一番盼君归日复一日,但君归君心却不在,或许君心从未在。

  作者有话要说:

  表妹等了这么久,换来一场心碎。哭唧唧

  第27章 前朝起火,后院走水

  赵熙延返京的第二日虽是疲惫,但也还是去上朝了。天色都还没翻亮,赵熙延便到了偏殿候着。这次一进门又是一大群大人围上来恭维赵熙延,夸他这趟差事做得好。正当赵熙延被官员们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太子阴冷的声音却响起了,原来太子早就到了偏殿候着。

  “十一弟这趟差事办得可真好,不费一兵一卒,只是耗了些时日便做好了。不愧是本宫的亲弟弟啊。”

  “臣弟见过太子殿下,臣弟不才也是托父皇的洪福侥幸办好罢了。”

  “十一弟不必谦虚,做得好那就是好。一会上了朝,本宫为你请赏。”

  “臣弟多谢太子厚爱,昨日返京入宫时,父皇已经赏过了,臣弟不敢居功。”

  “十一弟晋了亲王不久,便做出了这样的好成绩,真是年少有为啊,比本宫还要能干啊。”

  “臣弟分内之事罢了,这些蝇头小功,哪能太子殿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