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你瞧如今这事该怎么办。这是你的家务事,父皇只等你开口给漠北大皇子一个交代。你可要想好了,如你处置不当。怕是漠北寻好了借口,便发兵刁难了。”
“回父皇,儿臣也不知应当该如何办。太子昨夜邀儿臣与众兄弟共进晚膳,谁知......”
“这样,朕宣太子与你众兄弟当面对质,瞧瞧这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谢父皇,儿臣真无指染乌兰娅公主之心,父皇明鉴。”
“朕明白,但你确确实实与那公主行了周公之礼,此事你却推脱不得,还是好好想想该如何迎娶漠北公主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我很认真看了大家的评论
看官们提出的意见都很实在
我都接受意见并且一定会努力去完善
关于文风前后不一的问题
可能是我前后心情问题
我是大龄小白
很多东西还不是很成熟
望大家见谅
但是我会多多改进
关于内容的意见
其实前面一直是在铺垫
很多情节和人物在后面
才会体现出来
很高兴大家对我提出意见
不管是批评和建议都照单全收
我会一直加油
感谢各位看官的支持
成熟也是需要慢慢进步的
作者君原先是喜好写朦胧诗的
写小说是有些不适应
但是一直在加油
是因为高中的时候有个连载的梦想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等我更成熟了
会给大家带来更加成熟精彩的作品
(跪谢~)
第33章 百口莫辩
少元帝宣了太子与众在京亲王,太子满眼都是得意,其余的亲王都是糊里糊涂的,如今非年非节非大事,召集众王作甚。
“太子,你昨日是否宴请了众兄弟往摘星楼用晚膳?”
“启禀父皇,昨夜儿臣在东宫设宴招待漠北大皇子与巴鲁大将军,并无宴请众兄弟。”
“庄王、裕王,你们可曾接到宴请?”
“启禀父皇,儿臣昨夜并未接到太子宴请。”
“儿臣也是,昨夜在府中用膳的。”
“端王,你有什么想说的?”
“儿臣想请太子身边的佛公公前来。”
“准了。”
面对少元帝的质问,佛公公跪下禀告道“昨夜奴才与太子爷在一处,众人都瞧见了,并没有到御林军大营去寻端王爷。”
“佛公公,你可得实话实说,昨日正是你来请本王。”赵熙延乱了,明明就是太子身边这个佛公公。
“回王爷话,奴才昨日真真在太子爷身边伺候着,漠北大皇子与巴鲁将军都是看着的。您是天潢贵胄,奴才怎敢说假话诓您。”
“你!”赵熙延扯住了佛公公的领子想质问他。
“端王,你可不要激动。殿前失仪可是大罪。”太子这句话更是气得赵熙延头疼。
“父皇,昨日明明是佛公公来请的儿臣。佛公公带了儿臣去了摘星楼,一进屋子儿臣就晕了,后来的事一点都不知道。儿臣不知为何公主也去了摘星楼,还......”
“儿臣斗胆问一句,究竟发生了何事?”太子装作不知道,老皇帝没有证据只得配着太子唱戏,说了一番来龙去脉,就犹如往赵熙延伤口上撒了把盐。庄王、裕王都难以置信,这个清心寡欲的端王竟会与漠北公主无媒苟合。
“原是如此,想不到端王还是个风流人物。此事也不算些什么,本宫听闻这六公主也是钟情十一弟。郎有情妾有意,不如父皇赐下一段金婚,成全了一对才子佳人。”
“赐婚易如反掌,只是端王后院一正两侧已满,这漠北公主身份尊贵,该如何安置才好。”
“父皇,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怎能谈论婚嫁。”
“十一弟,如今生米煮成熟饭,怎么就不能谈婚论嫁了。难不成你想做那负心人不成?”太子眼里有些笑意,这事是他的主意,这一番必须让端王倒台。他知道乌兰娅对端王的情谊,也甚是了解端王与端王妃的情谊。如端王拒不娶亲,漠北受此奇耻大辱,必定发兵,届时自己怂恿百官逼迫皇帝将端王砍杀送给漠北大汗做赔礼。如端王娶了,以他后院这等情况,降了谁都不合适,但是为娶公主,不得不降一个,势必得罪苏相和夏家,等于砍了端王妻族势力。届时将端王喜新厌旧薄情寡义之事添油加醋传扬出去,必遭民怨。此事策划并不费气力,都有赖巴鲁将军的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