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来?宫里派了大人过来,我们刚刚拜见完。”走进大殿,宋慕便让罗仪抓住,一把将她拖到右侧的席位上。
宋慕听到“宫里”两字,心中有些忐忑。待坐下,便眯着眼往主座瞧去,正好迎上李书媛似笑非笑的脸庞。
宋慕想着,莫不是今日关照她的上神偷闲出去玩了?
今日李书媛穿得要比桃花林中隆重不少。楚国大内女官的官服是紫薇花搭配碧玉石。宋慕以往 也见人穿过,从不觉得有多好看。此时李书媛穿在身上,宋慕方觉得惊艳。
两相跳脱的颜色在李书媛身上出奇和谐,高耸的领子漫过如瓷般的颈项,衬得她肤色胜雪。
今日,李书媛唇上抹着绯红的胭脂,头戴锈红色官帽,顾盼生姿,华丽无双。
罗俊往宋慕身边靠,低声说道:“少林也觉得秉笔大人好看吧。”
“不,提督大人好看许多。”宋慕一脸认真。
噗!罗仪的茶喷了出来。幸好他们离主座不近,不然还真怕让秉笔官听了去。
今日来的是秉笔李书媛与伺笔楚槿。
沿袭古制,大楚建国后将内廷六监六局,由内官与女官组成。待到本朝的女帝继位后,更将司礼监改成了司礼局,一应要职替换成了女官,方便女帝理政议事。宋慕刚刚说的提督大人便是司礼局主管,年过不惑。虽说是满腹才华,却体态臃肿,大腹便便,听说连一向温厚的女帝都好言劝过她节食束身。
巳时三刻,便看到主座上代表东院的辰砂色身影站起,开始发言。
无非是些场面话,宋慕不耐烦细听,但看着陶皖孔雀开屏的样子,再看看李书媛难以捉摸的神态,也觉得很相配。
罗仪瞧她又出了神,开始与乐司们讲起闲话。好一会儿,一大叠漂亮话才说完,比试开始。
今年西院学子的乐学平平。往年还能一比高下,今年出战的学生听到春宴里有名的《阳光三叠》,均没了斗志。匆匆将曲子弹完,就算交差。气的罗仪差点冲上台去。
结果显而易见。
数学一门是西院拿手的,在东院生满头大汗打着算盘的时候,西院生已将答案写在题板上,博了个满堂彩,让西院追回些颜面。
“想不到太学的校考如此有趣。书媛你也出自太学,不知年少时是否也参加过比试?”楚槿问道。
李蔚文听她唤的亲昵,想来平日里,李书媛与同僚相处的不差。
李书媛轻柔的声音便响起,“参加过书试,可惜得了第二。”
楚槿便瞧她看去。
只见李书媛神色不变,嘴角微不可见的扬了扬。
“哦,难不成当时太学里还有学生比你的字好?”楚槿继续问道。
“嗯,恐怕现在更好了。”李书媛眼神朝着大殿右侧看去,见宋慕专注地瞧着台上,便向楚槿递了个眼神,主座恢复了沉静。
如今台上正是书法比试。李书起因为年岁尚小,今年没有上台。现下代表东院出战的正是如今太学中最负才名的李叔同。
可对战李叔同的竟是个不足十五岁的少年。李书起是知道他的。
李书起与孙墨晗同时入的太学,两人年纪相仿,入试考时聊过几句,才发现都喜爱书法。孙墨晗一进太学便投了西院,入宋慕的门下。听同窗们说,是宋书正十分喜爱的弟子。
想到这,李书起便往宋慕看去。
见她仔细盯着台上看,倒有些黯然。
一炷香去了大半,两人的字都收了尾。
两人天赋极高,都是宋慕亲自教授的,她心中自然知道是不相伯仲。李叔同的字更稳一些,而 孙墨晗的字常常会因为心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偶尔给她些惊喜。
两人的墨宝自然要交由学正、院正亲自过目的。东西院正稍稍一看,也不好做声,便请学正定夺。
李蔚文想起宫中来的女官,便请楚槿、李书媛一起看。
“不相上下。”楚槿好一会儿才点评道。
李蔚文点了点头,朝着李书媛看去。
“《石鼓文》更好一些。见人见字,才情万丈。”李书媛说道。
这字很像宋慕年轻时写的,却要比她的更霸道一些。
秉笔大人都发话了,陶皖附和道:“李大人一语惊醒。下官再看了看,果然如是。”
毕竟,后头的文、礼试才是东院看家本领。陶院正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