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主我罩了_作者:橙汁感谢(11)

  “不要东张西望,若是被我看出汝二人作弊,必会严加惩罚。”监考的女先生,是孟寒星的熟人。

  单方面熟人,孟寒星后来在姜平月身边见过她,似乎是叫柳馨。

  柳馨表面上厉声叱喝,实则心里虚得很。

  坐在屋中的两人,一个是二品司农嫡女,一个身份更是尊贵,她不过是宫廷女官,平日里给她多大的胆子,她也不敢对此二人呵斥。

  世道是否真的不同了?女子之间,能如同男子般达者为师,而非拼父兄夫婿的地位吗?

  若有朝一日,女子可凭借自身努力,获得应有的地位权势,该多好啊。

  孟寒星沉下心神,专注写着题,因为此次不过是入学前的考试,类似于现代的入学摸底考,考试难度有些高,但不至于难到做不出来。

  前面都是普通的题,类似于现代填空题,考的是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熟识度,能否全文背诵默写。

  后面有几道题,算是现代文言文阅读,给出几句话,要求写出出处和注释,外加写上对这句话的理解。

  后头还有一道题,可以说是现代阅读理解了。

  给一句话,根据一句话写出自己的见解,此题和正式科举中的策论有些相似。

  正是科举中,此题测试的内容,除了文采和见识外,还有运气。

  若是遇到主考官喜欢朴实的文章,你写的天花乱坠,即使过了,也得不到头名。

  古代科举,那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是只能过一个人的独木桥,过去这桥就断了。

  心中想着有的没的,孟寒星迅速写完草稿。

  为了保证卷面整洁,需要先在考官发的草稿纸上写一遍文章,确定无误后,认认真真的抄写在卷面上,现代学生有卷面分一说,古代考场更注重这一点。

  若是卷面上有明显污点,错字,改字的痕迹,那就白考了。

  悬着手腕,孟寒星工工整整的将文章抄写在试卷上,然后等墨风干,将试卷卷起,放置到一旁的纸袋子里。

  纸袋子上写着她的名字和户籍,待试卷收上去后,考官会将名字户籍用纸沾上以作遮挡,然后送到上头去判卷。

  大周的考试制度很奇怪。

  孟寒星恢复记忆后,就知道这里是个平行时空,之前的历史都一样,但汉代之后五胡乱华发生之前,突然出现了姜姓霸主,一统天下。

  大周的开国皇帝自称炎帝之后,又说与大周皇室有旧,遂改国号为周。

  大周的千年世家有四个,称得上顶层势力,分别是皇后母族涞水吴氏,淑妃母族莲池王氏,太后母族博野林氏与贤妃母族凤回柏氏。

  其中涞水吴氏近些年来因皇后的关系,愈发昌盛,隐隐坐稳了大周第一世家的宝座。

  孟家,在其中更像无根之萍,随处漂流。

  孟寒星等监考的柳馨将试卷收走后,起身毫不留恋的走了,她还要回府打一仗,对手是极为难缠的二品司农孟静岩。

  坐在六号位的姜平月,抬头看向孟寒星的背影,那双美目中,隐隐升起疑惑。

  “六公主,您在看什么?”柳馨将试卷封好后交给学院中的女先生,带着微笑问道。

  姜平月眨眨眼,声音如百灵鸟般灵动清脆,“先生,我在学院中是您的学生吴月,不是公主,您对我不要用敬语,免得惹他人猜忌。”

  “好,六姑娘在看什么?”柳馨地位特殊,能被皇后委以重任,她胆子也很大。

  既然姜平月说了,她便照着做。

  毕竟,她的尊敬,是面对六公主的父母,和皇室的尊贵,而非六公主本身。

  “宫中的人都说,母亲这一步棋走错了,女子无才,注定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学院无钟灵毓秀之德,不会孕育出天纵之才,更无法吸引真正有才学的人。我观刚才那位贵女,行走间优雅柔美,眉宇尽是通透灵气,面上带笑,举止沉稳。可有人会说其无才,视其若草芥?”

  “姑娘,草芥与金玉非人,岂能以之代人?世人愚钝,好以貌取人,姑娘非肤浅之徒,莫要因一面之缘,定其好坏。”

  姜平月若有所思,最后对柳馨合手行礼,道;“夫子言之有理,月受教了。”

  受教是受教,可她还是觉得,那个人不是普通人。

  在如此重要的关头,她能抵抗住家中父兄的阻拦,亲身过来考核,这还不够说明,她与众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