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是独孤凤_作者:隐仙者【完结+外传】(187)

2018-12-21 隐仙者

  晴雪笑着向寇仲介绍道:“长安乃是千古帝都,自周、秦以降,乃至汉、西晋等朝均建都於此。本朝建立之后,在长安之外创建新都,名为大兴,并不断修建扩充,使之更为宏伟壮丽。这才有今天你看到的情况。”

  众人策马向着城门行去,寇仲边走边嘀咕道:“这么高的城墙,要多少人才能攻下来呀!”

  众人听得不禁都莞尔一笑。

  自秦始皇赢政以之收拾战国诸雄割据的乱局,开创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局面。到西汉张骞两次出西域,开辟了长安至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长安更升格为国际级的名城,联结中外文明的纽带。其况之感,只有东都洛阳堪与比拟。当今天下虽然烽火四起,但是汉中之地还是一派的升平景象,城门之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繁华热闹之处犹胜扬州。

  此时的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份组成。宫城和皇城位於都城北部中央,外郭城内的各坊从左、右、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以正中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西分属万年,长安两县。宫城和皇城乃隋室皇族的居所,郭城则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有布局。不过自称杨广即位以后,将都城迁往洛阳以后,宫城以内已经比不得以前的繁华鼎盛时期。反倒是郭城,因长安地处丝绸之路起点的缘故,商业特别的发达。

  独孤凤一行人从明德门安然入城,踏足朱雀大街。寇仲自不必说,一入城就四处观望,兴奋的指指点点,就连徐子陵亦为这不平凡且深具帝皇霸主气象的都城的鼎盛局面震慑,跟随鲁妙子学过建筑学的他深刻的感到要建设起一座这么雄伟的都城,是多浩大的工程。

  独孤凤走在这条贯通长安城南北的主轴上,心中也是感慨良多。她对于长安并不陌生,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在长安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前世的她在长安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后曾离开过几年,但是在女友离开后,她也离开了伤心地,重新回到了长安,一直生活在这里。说起来也是巧合,她前世所居住的位置正好就在与她这一世的出生地很相近,她穿越了时光与世界,却唯独没有穿越地点,不能不说是命运的特意安排。因此,独孤凤对于长安,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的。

  PS:今天上风云榜,本来想二更的,但是突然发现晚上有公司年会,怕没有时间写作,而19号我要做三天火车回家,也没法写,目前的存稿只够能坐火车时候的更新。所以没办法爆发了。

  第一次上强推,厚颜求票求收藏。爆发等春节过年时补上!

  第九十六章 回家

  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田。长安郭城在建造时就规划的十分宏大,共有南北十一条大街和东西十四条大街,纵横交错地把郭城内部划分为一百一十坊。其中贯穿城门之间的三条南北向大街和三条东西向大街构成长安城内的交通主干,其中最宽敞的是等若洛阳天街的朱雀大街,阔达四十丈,馀者虽不及朱雀大街的宽阔,其规模亦可想见。

  独孤凤隐约记得,在前世的历史中长安的实际盛况并未达到规划中的情况,大部分时期长安城内有着大片的荒僻空野。而这个大唐双龙传的世界里,却经济繁盛的远胜前世历史,长安城内市坊林立,建筑鳞次栉比,没有一处空闲之地,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房地产盛况,但是房舍总占地面积并不比后世的长安逊色多少。

  长安除朱雀大街外,最着名就是位於皇城东南和西南的都会市和利人市,各占两坊之

  地。市内各有四街,形成交叉“井”字形的布局,把整个市界划为九个区,每区四面临街,

  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设。每区之内,尚有小的巷道,便其内部通行。两市为长安城最热闹

  的地方,酒楼食肆不少更是通宵营业,为长安城不夜天的繁华胜地。在没有高层建筑来推挤人口的这个时代,要想容纳百万户的居民居住,城市面积大的超乎人的想象。

  就独孤凤的生活感觉来说,这个时代的城市环境并不算落后,比如长安的为防止积水,城内主要大街两旁设排水沟,宽若小川,在路囗水沟交汇处,均铺架石桥,形成长安的一个特色。大道两旁,植有槐树,际此中秋之时,枝叶茂密,郁郁成荫,不但无损长安的繁荣盛况,反而使人感到一分千古帝都的古朴幽深之气。

  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鲫,比之寇仲等人之前见过的任何的城市都热闹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长安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并不只有汉人,大家上随处可见着身着各色民族服饰的胡人,突厥、铁勒、龟兹、高丽、契丹等等,偶尔甚至等够看到身穿景教服饰的大秦人。看的寇仲等人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