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感慨了一番,又看了一眼独孤远,突然叹道:“你这个弟弟,也到了该习武的年龄了,你如今武功高强,有空了就好好教导一下你弟弟吧!你这个弟弟,什么都好,就是太老实了,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样子。哎,他要是有你的一半性子我就不抄那么多心了。”
独孤凤看了一眼被母亲一瞪就有些躲闪的弟弟,不禁暗自苦笑,他这个弟弟分明是被母亲管束的太厉害了,毕竟不是谁都如她一般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母亲以她的标准来教育弟弟,能不出问题嘛!不过母亲性子执拗,这些话跟她直说,只怕她也听不进去。因此笑道:“阿弟若是像我,岂不是又经常要把阿母你气的不得了。”
杨氏听的不禁微笑,却是想起了独孤凤小时候的一些情景,独孤凤的性子怪异执拗,又能言善辩,经常用一套歪理将她驳的哑口无言,自己要动手打她,她又机灵的很,每次都跑的无影无踪。说又说不过,打又打不着,每次闹起来,都要将她气个半死。不过,这样的情景现在想来,杨氏只觉得温馨。
回忆起了往事,杨氏也就不再对独孤远的性子提出不满,而是改为对剑园评鉴个不停,独孤凤只是在一旁微笑,偶尔附和两声,看的剑园过来迎接的丫头们偷笑不已。
走到说剑阁的正门前,杨氏看着匾额微微皱眉:“说剑阁,这个名字不好,哪像个女儿家住的地方?”
独孤凤不禁听的郁闷,却又不好反驳什么,只得默然无语。倒是旁边的凝霜几个丫头第一次向强势的小姐郁闷的样子,不禁头掩口轻笑。
还好杨氏只是微微眉头一皱,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径直进了说剑阁。
杨氏的到来,对整个剑园来都是大事,忙忙碌碌一番后,终于将杨氏一行安顿好。杨氏乃是独孤凤的母亲,不比其他的客人,那是一点都得罪不得,因此所有的丫鬟都小心翼翼的。而独孤凤更是派了最细心的晴雪安排这一切。
PS:明天上小封推,两更。情节正好到了一个小高潮,请大家多多收藏推荐!
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仁剑皇
宝鼎烹茶,翠烟尚绿。独孤凤闲坐窗前,手持一卷古书,正看得津津有味。此时虽然已经是初冬时光,但是窗外芭蕉冉冉,翠绿犹新,青竹掩映,婆娑有致,丝毫不见冬天的萧瑟风光。
隔着一道珠帘的雅间之内,独孤远正端正的坐在书桌前,一笔一划的认真练字。独孤凤放下手中的书卷,透过微微晃动的水晶珠帘,看了独孤远一般,露出欣然的微笑。这几天接触下来,独孤凤发现,她这个弟弟除了被母亲管束的太严格,而变得有些拘谨和畏缩外,其他的性情都是极好的,聪明、刻苦,难得的是没有娇气,不粘人不捣蛋,这让一向不喜欢小孩子的独孤凤十分的喜欢。
对于独孤远的习武资质,独孤凤只能说还不错,比独孤馨独孤策要强些,但是比寇仲徐子陵却要差些,毕竟不是人人都是百年难于的绝世天才的。不过,资质未必能够决定一个的最终成就,既然是自家亲弟弟,独孤凤自然是要倾力培养了。
独孤凤倒是没有急于教授他上乘武功,而是先教导他打好基础,正所谓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着前世许多教育知识的独孤凤自然明白怎么样教育人才效果最好。对徐寇那样的天才,要采用放羊式教育,不能太拘束,更多的时候要他们自己发挥。而对于独孤远这种普通人,自然要循循善诱,先打好基础,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攀登。
独孤凤对独孤远倒不像母亲那么严厉,一般指点完他基本功后,就任他自由活动,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独孤远倒不像同龄的孩子那么爱玩,空闲之后要么看书习字,要么就在院子里转转,也不怎么与丫鬟侍女嬉闹,斯文娴静的比独孤凤还像女孩子。
独孤凤见他喜欢写字,就将自己以笔作剑,锻炼剑法总结出来的窍门交给他,让他在习字的时候,同时能够体会到剑法的奥妙。独孤远对这门新奇的法门倒是十分的感兴趣,兴致勃勃的跟着独孤凤学习,几乎是一有空闲就去练习。
独孤凤走到窗轩之前,凭窗而立,看着书斋之外的风景。窗外芭蕉青绿,竹林掩映,若不是树叶上留着的点点白霜,只怕还让人意识不到此时已经是入冬十分了。
独孤凤刚刚翻看的书,乃是一卷《论语》。前世之时,因为某些历史的影响,许多人对孔子级儒家思想有着很多误解,极端的人甚至认为儒家思想是华夏文化的毒瘤,是造成华夏文明衰落的源头云云,某一段时间,独孤凤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对于儒家思想不屑一顾。不过,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她博览群书,仔细的看过儒家典籍之后,对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的思想大为改观。孔子的思想在于一个“仁”字,这个“仁”,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无私奉献宽恕之类的意思,仁者爱人,爱自己,爱家人,由己推人,在爱自己的基础上,一步步扩大到爱亲戚,爱家族,爱国家,乃至爱天下,由亲亲而扩大的大众。这种道德观是十分实际,而且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