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是独孤凤_作者:隐仙者【完结+外传】(367)

2018-12-21 隐仙者

  房玄林走到独孤凤跟前,拱手一礼道:“原来公子也在这里。”又看到茶座上的向他微笑的尚秀芳,不禁笑道:“原来尚大家也在此。公子有佳人相伴,琴瑟和谐,倒是羡煞旁人。”

  独孤凤微笑着摆摆手,请房玄龄坐下,亲自为他斟上一杯茶道:“房兄这几日,在大兴住的可还习惯?”若是以独孤凤的本性,自然不会亲近人之外的客人倒茶,不过此时既然扮演着独孤云,礼贤下士的姿态却是免不了的。

  房玄龄微笑道:“公子客气了,郡主安排的十分周到,连我的家人都接来了。又岂会有不习惯之处。”

  独孤凤不禁心中暗暗一笑,对于被她半强迫的招揽而来,房玄龄还是颇有怨气呀。若非拿捏到了房玄龄的弱点,只怕他还不会那么痛快的跟过来呢!不够想到这里,独孤凤又不禁有些郁闷,自己虽然是穿越者,却是没有穿越者的标准装备——王八之气,自然也没有虎躯一震,小弟纳头便拜的本事;她的身上更没有带着——弱智光环,嘴炮一开,就能折服无数名士。须知乱世中,君选臣,臣亦择君。像房玄龄这样胸有韬略,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物,自然不会轻易选择君主,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等闲不会为外人所动摇。很明显,独孤家并不是房玄龄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因此独孤凤前几次派人去请,都被他蜿蜒谢绝。直到这次独孤凤用了强制手段,房玄龄这才不情不愿的过来。

  第一百七十九章 秦川

  “啪”一声惊木响起,说书人把惊木往桌上一拍,清清嗓子,开始说道:“上回书说到那地仙界大唐皇帝李豪第一百子出世,一道剑形金光直冲天际,顿时满室金光,异象扑鼻,那小小的婴孩头上三尺悬浮一口宝剑,只见这口剑长三尺,剑身两面,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两面,一书渔牧农耕,一面书圣人教化之篇章……”

  此时的故事正说到三教人皇之争,这一段精彩的故事在说书艺人绘声绘色的讲述之下,更是妙趣横生,听的所有人情不自禁的屏住呼吸。一时间,整个大厅内静悄悄的,只余下说书艺人抑扬顿挫的说书之声。

  房玄龄听的若有所思,突然向独孤凤道:“这《封神演义》《佛本是道》可是公子所作?”

  独孤凤微微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反对。

  房玄龄对独孤凤的态度表示理解,当世文人无不视小说为下九流之道,对其不屑于故,独孤云身为名震天下的才子,自然不好亲口承认。因笑道:“公子果然大才。”

  独孤凤微笑道:“房兄谬赞了,兴起游戏之作,何来大才一说。”

  房玄龄从容一笑道:“自白马驼经西来,佛门传入中土,已经近600余年。而自三国乱世,魏晋分列,沙门依国主而行法事,遂大兴于世,自北朝以来,佛寺遍地,僧众近百万,佛门势大,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因此故,佛道矛盾越发激烈。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每与沙门帛远争邪正,遂造作《化胡经》一卷,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后陆续增广改编为十卷。此为道门攻击佛门教义的利器。不过,以我看来《化胡经》疏漏众多,不堪一驳,倒是公子的这套《洪荒系列》引经据典,融上古神话于一炉,备述上古洪荒之事,观念新颖,发前人所未想。堪称打击佛门的一大利器。”

  独孤凤心中暗笑,这个洪荒流在前世实在不算什么,唯一的优点就是对一些传统神话整合的比较好,但是经过这个世界的枪手增删之后,强化了其理论体系,使其逻辑变得更加无懈可击,再加上一些东西时这个时代所有人想都不能想到的东西,因此在这个世界的人看来,想象力不但是丰富,简直就是开辟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让人看过之后,竟然产生上古原来是这个样子的想法。独孤凤颇为恶趣味的猜测,也许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本书都会被许多人信以为真,就像三国演义一出,许多人只知演义,不知三国志一样。

  独孤凤虽然心中得意,口中却谦虚道:“区区野语村言,等不得大雅之堂。”

  房玄龄却笑道:“公子却是考教我了。此书,妙就妙在乃是野语村言之上,沙门信众,多在黎民百姓之中,百姓大多不识文字,难通教义,更不识佛道谁优谁劣,公子此书妙趣恒生,想象恢弘,必然大行天下,为乡野村夫所喜,时日一久,只怕所有人心中的佛道印象都从此书而来。况且此书若是道门正典,佛门尚可提笔辩驳。但是一本小说,佛门又如何能够反驳?就算有佛门中人同样写出此类小说,但是必然不及公子文采斐然,难成气候。此书对于佛道的影响,实在胜过《化胡经》十倍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