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桅布帆张满下,舰群以快似奔马的速度,朝运河下游江都开去。
宇文化及目光落在岸旁林木外冒起的殿顶,那是隋炀帝杨广年前才沿河建成的四十多所
行宫之一。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以北统南,命人开凿运河,贯通南北交通,无论在军事上或经济上,均有实际的需要。
但大兴土木,营造行宫,又沿河遍植杨柳,就是劳民伤财之事了。
站在他后侧的心腹手下张士和恭敬地道:“天亮前可抵江都,总管今趟倘能把《长生诀》取得再献给皇上,当是大功一件。”
宇文化及嘴角逸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淡淡道:“圣上南征在即,尚且醉心道家炼丹的长生不死之术,实在教人可哂,若真有此异术,早该有长生不死之人,可是纵观道家先贤,谁不是难逃一死。若非此书是以玄金线织成,水火不侵,我们只要随便找人假做一本,便可瞒混过去了。”
张士和陪笑道:“圣上明察暗访十多年,始知此书落在被誉为扬州第一高手的[推山手]
石龙手上,可笑那石龙奢望得书而不死,却偏因此书而亡,实在讽刺之极。”
宇文化及冷哼一声,低声念了“石龙”的名字。身上的血液立时沸腾起来。这些年来,由于位高权重,他已罕有与人交手了,但自从上趟他白给年轻自己十余岁的独孤凤之后,成为他一生抹不去的奇耻大辱。他知耻而后勇,近几年来放下一切事物,专心武道,勤学苦练,终于将宇文阀家传的冰旋尽练至大成境界,成为可与阀主宇文伤比拟的高手。这一趟出山,除了奉杨广之命作为先锋,为南征扫平障碍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与独孤凤再次一决高下。而在与如今已经成为当世第四位大宗师的“剑神”独孤凤决战之前,他也需要几个够分量的高手来热热身,而这石龙就是他出关后第一个够分量的对手。
PS:终于写到原著开始时的剧情了,泪流满面!
第二百一十一章 风起
树木清新的气味,传入鼻内,□鸣蝉唱,奏着自然的乐曲,杂着流水的淙淙响声,石龙悠然自得的坐在凉亭之中静坐品茗,自从两年前他得道道家秘典《长生诀》,又转眼被独孤凤夺去,却因祸得福的大彻大悟,道心开发,一举进入先天境界。这两年来潜心修炼,武功突飞猛进,如今的他,与两年前已经不可同步而语。
“沙沙!”
一个轻微的脚步声自远方传来。石龙充耳不闻,仍是自得其乐的烹茶品茗。
“久闻石兄单薄名利,一心向道,今日一见,果然雅量非凡。”宇文化及背负着双手,散步似的自远方缓缓走近。石龙虽然号称扬州第一高手,但是还不被宇文化及放在眼里。但是如今溜目四顾,但见庭院雅致非常,易趣昂然,只是走过这清幽隐蔽的环境里,竟然让他无法连想到外边人世间的争权夺利、阴谋诡计。由物及人,可见石龙乃是心中大有沟壑的人,非是他原本以为的徒有虚名之辈。
石龙头也不抬,只是淡淡的道:“宇文总管位高权重,不在御前侍候,来我这山野之人的小小的庭院之中有何贵干。”
宇文化及举目四顾完毕,目光最后才落在稳坐如山的石龙脸上,叹道:“还不是石兄累人不浅,你得到了修道之士人人艳羡的延生宝典,可是却不献予圣上,教他龙心不悦,我这受人俸禄的惟有作个小跑腿;来看看石兄可是个知情识趣的人了。”
石龙神色不变,抬手提起砂壶,将煮好的茶汤倒入瓷杯之中,沸腾的蒸汽弥漫,带来沁人心脾的茶香,淡淡的道:“原来宇文总管是为了《长生诀》而来,可惜总管来晚了一步,哪本书两年前便被人取走了?”
宇文化及瞧了石龙好一会后,突然朗声笑道:“我观石兄英华内敛,气机浑然天成,显然是已经将道家先天气功修炼到了十分精深的境界。如此短短两年时间,石兄就能取得巨大的突破,《长生诀》果然不愧是道家至高宝典。”
石龙心念电转,便已经明白了宇文化及的意思。他数十年来埋首转眼道家经典,却不得寸进,偏偏在得了《长生诀》之后武功突飞猛进,若说不是《长生诀》的功效,说出去只怕他自己也不相信。《长生诀》如今已经在独孤凤手中,宇文化及不相信,他也不屑于刻意解释,只是淡淡的道:“石某虽是山野中人,但是一想说话算话,《长生诀》已经不在石某手中,宇文总管信与不信,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