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卡特,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我真正的妹妹,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被神术排斥,不知道你强大的力量来源何处,这些事情我会尽我所能去弄清楚。但在我知道真相之前,我会当做它们不存在。”
“……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呢?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可疑分子。”
两双一模一样的蓝眼睛在昏暗中凝视彼此。
“麻烦在我刚才的那串不知道里面,再添上这一条吧。”
第十五章 底牌
经过塞勒涅的深思熟虑,风刃军团后退了。
当然,他们不是完全撤退到国境线以外,也不是逃跑,而是从现在的野外驻扎地离开,前往不远处一座废弃多年的要塞。
裂石要塞在诺德王国初建立时,是一座无法攻克的屏障,堪称是诺德王国的大门。废弃之后年久失修的要塞没有了当年的辉煌,但这并未改变它城墙的坚固,也未改变它伫立在国境线前,是王国第一道防线的事实。
退守裂石要塞的原因也十分简单。在风刃军团面前屡次受挫的伯克将战况如实汇报给侯赛因,怕是受到了严厉的指责甚至惩罚,他开始疯狂地指挥先遣骑兵扑向风刃军团,好像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也要撼动风刃军团固若金汤的防御。
这样疯狂的袭击不比普通的正面攻击和偷袭,难以应对或是回避。伯克完全不计自身的得失,飞蛾扑火般地用尽一切办法来削弱风刃军团,不由得也让塞勒涅怀疑,是否伯克知道,他即将迎来纳格兰的援军?
拜前几年与半兽族纠缠的经验所赐,塞勒涅深知不该在战场上和一个疯子硬碰硬,暂且后退一步,避其锋芒、稳妥行事才是上策。
更何况现在的诺德王国,没有那个在战场上冒险的资本,一旦走错一步,面对的就是万劫不复。塞勒涅没有什么要带领诺德王国征服整片大陆的远大志向,可她也没有要当亡国之君的计划。
塞勒涅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目前形势的严峻,除了赫卡特。
无论塞勒涅心里多么私心偏袒,诺德王国在很多方面的落后都是不容辩解的,空虚的国库里刚攒下一点积蓄,经不起战争的消耗。
人口稀少,士兵也就更少,纳格兰动辄调动几万人的大军,放到诺德这里却要拼拼凑凑,也就是强大的单兵战斗力,才稍微弥补了数量上的差距。
往最坏的方向去想,如果侯赛因还是说服了光明教会,伯克不光会得到兵力上的援助,还会迎来一批新的高级神官,那么裂石要塞的陷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就算诺德王国再有十个塞勒涅也无济于事。
塞勒涅只能庆幸纳格兰并非是威尔顿,是无法随便将高级神官征调入军队的。
每一个战士都需要傲骨,战争却不是光凭傲骨就赢得了。这一点罗伊无数次对塞勒涅说过、对年幼的赫卡特说过。
“我相信是威尔顿圣教国的强大,造就了今天光明教会的兴盛,而纳格兰,正在慢慢地变成第二个威尔顿。”
据说距今两千年以前,人们对光明神的信仰还刚刚萌芽,几个对神明满怀崇敬的年轻人背上行李离开家乡,成了光明教会的第一批传教士——事实上他们也是光明教会的创始人。
这些传教士虔诚的程度远超今人的想象,不光在辛德雷大陆散播对于光明神的信仰,也为大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奉献。用塞勒涅的话来说,如果现如今的每一个光明教徒都像当时那几个传教士一样,那整片大陆早就是威尔顿圣教国的了,其他国家能不能成功建立都是个问题。
威尔顿圣教国诞生的时候,北地人还在极北之地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纳格兰还只是一个小小城邦的名字,塔利斯联盟的第一任议长还未出生,它在广袤的辛德雷大陆上首先扎根,肆意吸取营养,根基越扎越深,后来的国家中,未有一个能挑战威尔顿圣教国的地位。
威尔顿没有皇室,这个国家完全被教会统治,教会的教皇同时也是国家的皇帝。威尔顿的强大让辛德雷大陆对光明神肃然起敬,而这些新被吸纳的教徒又让光明教会继续蓬勃发展。
在塞勒涅看来,纳格兰帝国从来是不足为惧的,真正令她害怕的是纳格兰和威尔顿的合作。如果纳格兰通过威尔顿的帮助和对光明神信仰的推行,变成了第二个威尔顿,她不保证她还能凭借自己的意志选择不当亡国之君。
塔利斯联盟也对诺德王国给予过援助,说是援助,不如说是普通的贸易往来,而且是塞勒涅花了很大的功夫才争取下来的。如果可以她这辈子都不想和塔利斯联盟合作,在和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塞勒涅早已领教到了什么是“在自由平等的塔利斯联盟,你能得到的歧视比你想象中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