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_作者:若花辞树(182)

2018-12-20 若花辞树

  要是她所料不错,成败就在这几日了,她的性命,阿娘的性命,都在这几日了。

  想她一路走来,军功、人心都有了,年纪是不够大,她才十七,可她如今所有都是自己拼来的,有志不在年高,如此,年岁倒也不是短处。她还始终与东宫保持了一种友好的关系。这非得能遮掩她的野心,还能展现她的仁善,表现出她尊礼明理。

  夏侯沛一直坐在小窗下,并没有四处乱走。

  之后数日,除去每日去看望皇帝,她也没出房门,或看书,或练字,或晒晒太阳,很是安分。

  倒是夏侯衷不安起来。这别宫的气氛不对,仿佛有什么蓄势待发,这令他坐卧不宁,遣出去打听的宫人什么都打听不到,这便更显得神秘了。

  夏侯衷在房中心急火燎地走来走去,可惜此番苏充不曾随驾,不然他也不会两眼抹黑。

  就这么过了十来日,两位皇子动向都在皇帝眼中。

  高宣成有些坐不住了,他再度向皇帝进言:“陛下,国无储不宁,储位空缺已有多日,当早做决断才是啊!”

  他这回出头,为的还是周王。太子妃是他的孙女,嫁到东宫多年,抚育子息,侍奉夫君,从无差错,更从未给娘家添乱,血脉天性,高宣成是不忍心这个孙女出事的。

  周王要保存,便只能将他从立储这潭风波里摘出来。

  皇帝原本还存着等周王长大的心的。皇帝,总是不服老的,哪怕他知道历史上活过五十的皇帝并不算多,而他也年近半百了,可他素来体健,说不定就能等周王长大呢?

  周王与晋、秦二王不同,他还小,就是再大些,也要仰仗于他,不像二王,翅膀硬了,手底下也有人效死命。立周王,既对先太子有交代,也不会从他手中□□,堪称两全其美。

  可人算不如天算,游猎途中惊了马!

  皇帝咳了两声,声气微弱:“卿何必着急,有你在,周王未必不能……”

  “立幼非国之幸,眼下天下多事,非长君不能平事。”高宣成有点急了,他比皇帝还大了十来岁,都年过六旬了,什么时候在睡梦中直接去了都是正常的。

  皇帝还是觉得很不服气,他现在是不大好,可万一哪天好了呢?到时候弄个年富身强的太子来与他争权夺利。晦气的很。

  可既然夏侯衷与夏侯沛都被召来了,可知皇帝已经默许了,余下不过嘴硬。

  太子,是非立不可,没周王,兴许可以缓一缓,有了周王这一变故,便要快刀斩乱麻。

  皇帝叹了口气,道:“朕口述,卿秉笔。”

  隔日,皇帝召齐大臣,下诏,册立秦王沛为新储。

  诏书颇长,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秦王贤德,可匹东宫。

  夏侯沛跪在下面,在她还在想怎么应对皇帝的阴谋,如何设法将周王也陪绑上来的时候,居然就心愿达成了。

  夏侯衷脸色铁青,怎么也想不到,居然是这样,他自以为并不比夏侯沛差!

  诏书宣读完,赐新太子印信玺佩,至于冠冕,别宫简朴,什么都不方便,只能回京再补办了。这不是什么大事。

  夏侯沛到皇帝病榻前谢恩。

  皇帝看着她从殿外走进来,她身后的阳光明亮刺目,皇帝一阵恍惚,最终竟然是他,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他后来居上。他想到当年,皇后抱着十二郎到他面前,告诉他李夫人去了,他那时说了什么?

  “儿臣拜见父皇。”恍惚间,夏侯沛已到榻前,恭敬地俯身参拜。

  皇帝回过神来,一笑:“免礼。”

  “谢父皇。”夏侯沛站起身,肃手侍立在旁。

  皇帝看了看她,一表人才,素来没什么差错,他也称赞过他多次办事可靠,可现在,他做了太子,皇帝反倒不满意起来。选夏侯沛,皇帝也是权衡多时的,为天下计,为周王兄弟计,十二郎是不二人选。光看这十来日夏侯沛与夏侯衷的表现就知道了,夏侯沛是宠辱不惊,很有气度,夏侯衷抓耳挠腮,四处打探消息。

  “你做了太子,你母亲一定高兴。”皇帝笑着说。

  夏侯沛一愣,忙道:“阿娘在京中,也时时挂念陛下。”

  皇帝又是一笑,没说下去,他指的并不是皇后。

  “既然入主东宫,便要将责任担起来,天下子民,你要爱之如子,你的兄弟手足,你要多加容忍,周王还小,不懂事,你也要尽长辈之责,教导他。”皇帝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