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而来,便是一声痛呼,前方一名禁军,应声跌下马来。
夏侯沛高坐马上,四周禁军,或为骑兵或为步兵,都惊呆了。夏侯沛率先回过神来,心口剧烈地跳动,连整个胸膛都跟着跳动。若不是她机警,倒在马下的就是她!
夏侯沛脸色煞白地盯着倒在地上痛苦□□的那名禁军,精明睿智在瞬息间都回了来。她果断道:“快!去个懂医术的,就地救治!”她知道禁军中有人懂一些简易包扎,眼下,只能先止血,先稳住。
接着一面派人去追拿行刺之人,一面令人回营,将此事禀告皇帝,并带御医担架来。这人是因她而死,她不能弃他不顾!
结果,中箭者当场毙命,派去寻刺客的人也一无所获。
身后是波光粼粼的河面,秋日的流水,既不湍急,也不冰冷,映着河两岸略微枯黄的草地,显出一种温暖的金色;身前是深不见底的林子,阳光穿过枝叶茂密的林子,只有几线昏暗的光。
一半光明一半阴暗分割,夏侯沛坐在马上,她身前五步,是一具无辜枉死的尸体。马儿不安地动了动蹄子,四周鸦雀无声,因夏侯沛方才有条不紊地几条命令和与她身份相般配的气场,二十余名禁军皆正容肃立,听其号令。
夏侯沛口齿清晰,言辞明了,几句话下来,便将当时景说得清楚明白。
皇子在御苑中遇刺,还是天子当前,满朝公卿皆在之时,这必是一件大事!
因有秋狝,御苑中早两天便仔细检查过,连猎物数量都是控制好的,而御苑四周,皆有虎贲军驻守,莫说是个人,哪怕是只动作灵敏的鸟,想飞进来都是不行的。皇帝从阴谋中浸淫出来的疑心开始种下,早在听闻夏侯沛遇刺之时,他便已下令在御苑中排查,并传诏虎贲中郎将,严查四周,不令一人一物出去。
御苑面积颇大,纵使那人一失手便飞窜,既要躲避,又要寻路,是万走不出去的。那人,必然还在御苑中。
这一分析,太子便忧心道:“圣驾在此,可驱邪祟,然圣人终究万乘之躯,不当立于险境,请圣驾回銮。”
皇帝阴沉着脸,本不想作答,因是爱子,便回了一句:“无妨。”
夏侯衷也笑:“虎贲、御林皆在,又有诸位将军,有何可惧?”因皇帝青睐夏侯冀,夏侯衷便认为皇帝是喜欢夏侯冀这般气质的人,有意无意地模仿着那种温润如玉、文质彬彬地气质。
御苑附近因演习之故,驻扎了十几万大军,要行刺圣驾,无异痴人说梦,更何况,皇帝出身军旅,身手很是不错,还真不怕有人跟他动武。
皇帝大手一挥,拍案道:“都不许慌!朕要看看,究竟是何人,敢在朕眼前行刺我儿!”
自治平朝野,便不曾遇到过这般挑衅,他势必要弄个明白!
皇帝不肯走,朝臣们谁都不敢出言反对。
帐外禁军漫山遍野地搜查,帐中群臣噤若寒蝉。
夏侯沛已站到她的兄长们中间了,看着一拨一拨的人来报,无外乎一无所获。用来行刺的箭也看过了,并无明显标记,但箭矢为军中之物,并不是寻常人能弄到的,真要查,必能查出源头。这条线索不能断,皇帝已令人去查。
君臣坐了半日,直到夜幕降临,仍无进展。
夏侯恕便望向夏侯沛道:“十二郎想想,可是惹了什么人?”
太子道:“她能惹什么人?”能在御苑中行刺,定是位高之人,十二郎连朝都不曾上,能惹得了谁?
被太子一驳,夏侯恕讪讪一笑,道:“不好说啊,有人就是什么都不做,生来便能碍人呢。”
听得太子与夏侯沛都眉头一皱。皇帝却若有所思。
第45章
禁军举着火把,继续搜林,若站在高处往下望,便可见御苑中火光遍布,这些火光连成了无数条线,如耀目的火龙,将要吞噬整片森林。
众人忙了一日,又在帐中待了一日,都已乏了,皇帝见暂得不到什么成果,便让他们都退下了。又派了人暗中盯着所有大臣,谁都有嫌疑,谁都不能错放。
过了一个卧不安寝的夜。
隔日一早,夏侯沛便去了夏侯康那里,将他昨日猎得的野物都抢了来,交给邓众,令他送回宫去:“上复母后,此我所得之物。若母后已知我遇刺之事,你便将实情详细告予,定要让母后知晓我丝毫无损,请她不必担忧;若是母后不知,便不要多嘴,更不许泄一字,将这些野味敬上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