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事悄悄对蒋言灵说:“冬箐大魔王还算客气了。”
主编从头到位都在保持微笑,无论是员工被表扬还是被批评,像个残暴的君王,让蒋言灵根本不觉得她“慈祥”了。她需要一个替她发言的人,冬箐。
不得不说风度的规矩更多,也更规范。员工在如此高压的公司上班,怨言肯定是少不了,但收获更多,以后选择跳槽的平台也更广。蒋言灵漫不经心地神游,最后是被冬箐的一声干咳拉回思绪。
会议总算结束,主编说:“杂志的每期选题都是全员参与,如果谁有好的企划,请做成企划书递交给我们过目。”
“散会。”冬箐说。
两位编辑先往外走,蒋言灵问同事:“每期选题都是员工的意思吗?”
女同事说:“有人递选题,但从来没人被选上。”
她明白了,这是一项名存实亡的“全民参与制”。第一次体会修罗场,蒋言灵从会议室走出来,心里的感受和被渔夫网罗的鱼一样,挣扎不动,逃跑无力。女同事还安慰她:“你已经受到最高规格的称赞了,在业绩低迷的情况下还有此殊荣,实属不易啊。”蒋言灵咧着嘴说“是”,她忘不掉冬箐严肃的视线,和主编的皮笑肉不笑。因为她是冬箐,所以她才不能懈怠。她不想让冬箐瞧不起她,认为她还是只会哭鼻子、追在她屁股后面跑的小屁孩。
回到办公室,她将会议的文件夹摔在桌上,坐在桌上看外面的世界。此时这个大窗户的功效显露,不得不说它真的有让人愉悦的功能,难怪人人都争着要这间有落地窗的办公室。
有人敲门,蒋言灵坐回座位说“请进”,随后冬箐走进来,高跟鞋砸地的声音分外清脆。
蒋言灵没想到她会过来,急忙站起来喊:“主编……”
“下班之后有时间吗?”冬箐直切主题。
蒋言灵想都没想说:“有。”“是这样的,我一会儿有重要的事情要办,你能不能……帮我接下孩子。”冬箐犹豫地说。
“啊?接孩子?”蒋言灵重复,她就是为这件事而来的?
“是,小北现在读小学……正好今天家里的阿姨生病了,我又脱不开身,”冬箐说,“其他的同事也不认识小北,这孩子警惕性很强……”
“呃……可以……没问题,你把她学校的地址给我吧。”蒋言灵爽快地答,她还没能忘掉那个黑眼珠滴溜溜转,扎俩小辫儿的姑娘呢。
“麻烦你了,如果有什么事,打我电话。”冬箐写了一张纸条,字体苍劲有力,蒋言灵接过来,冬箐还说:“现在小孩子记性真好,前阵子她还问我小灵姐姐怎么了呢。”蒋言灵笑着说:“小北是个很聪明的小孩,这点和主编很像。”
冬箐脸上浮现出一丝不自然,说:“是吗……我先走了,谢谢。”
“没事。”蒋言灵将她送到门口。
“哦,对了。你今天表现很不错,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劲头,在风度慢慢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冬箐回头说,蒋言灵和她挨得很近,心里却没有任何异样。
两人就像纯粹的上司和属下,这时蒋言灵也不会去揣摩她字字句句的更深涵义。
“再见。”冬箐说。
“谢谢主编,再见。”
蒋言灵搓着手上的纸条,上面写的还是自己读大学那会儿社团接待的国际小学,转眼间小北已经六年级了,时间过得真快。
六年,这个小屁孩还记得她是谁谁谁?蒋言灵笑得鸡贼,她才不相信呢。
第 56 章
蒋言灵下班后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国际小学去。放学的时间学校门口停了不少私家车,都是等着接孩子回家的家长或司机,蒋言灵站在一排车旁边,认真看着每一个孩子,看是不是小北。
“你在这儿等谁呢?”
蒋言灵回头,一个母亲模样的人找她搭话,穿着不凡,带着大大的长檐帽子。蒋言灵想起冬箐的说法,回答她:“等我家孩子。”
“你家孩子?也是读六年级吗?”女人靠过来,蒋言灵下意识退了一下,女人笑着摘帽,说:“对不起,这里的风沙太大,我习惯了。”
蒋言灵问她:“风这么大,帽子怎么不会被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