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灵动的双眸在宋玉脸上带过,对韦月将含笑道:“殿下今晨入宫才拜见了陛下,韦处士有话但说无妨。”
宋玉微微抬眉,察觉到婉儿委婉话语里的意思。韦月将双目一亮,脸上喜色闪动,直身朝宋玉拜首道:“殿下还朝,乃我大唐之幸,社稷之福,大唐有救了!”
宋玉侧目看定上官婉儿,见她朝自己抿唇一笑,哪儿还不知她的意思,忙向韦月说道:“我今日入宫顺道拜会……昭容,正提起宫外之事,韦处士请直言。”
韦月将脸上扬起大喜过望之色,叫宋玉在心头暗呼天地,怎也看得出来他对太平公主出山抱有热切的期望,这只是一个韦月,已叫她明白不知还有多少如他般的大臣正在翘首期盼,不禁深感太平对大唐江山社稷的举足轻重。
韦月将神色转为沉痛,说道:“袁司马被强灌野草藤汁,直至腹内痛苦难当,倒地抓土,十指磨尽,以竹板击背而亡。桓司马被绳索捆绑,强行拖行于竹桩之上,直至皮肉刮去,露出骨头,周利贞仍不肯放过他,使人用棍棒打死,残忍至极!”他拍案痛声道:“敬司马被凌迟刀剔而死,残忍更胜一步。张公因恚恨成疾,先去一步,才逃过此劫。下臣去的晚了,只能将四人遗身送还归家。”说着竟哭了起来,提袖不停沾泪。
宋玉没有亲眼所见,却也听得汗毛倒竖,牙齿发寒。
上官婉儿目露哀伤,“五公如今是一个都不剩了。”
韦月将急问道:“陛下答允只要外放五公,就会除去梁王,不知上官昭容可有劝谏?”
上官婉儿迟疑一下,却闭口不答,目光避开了他。宋玉暗叹了口气,大概也听明白了倒梁王的大臣劝说李显,李显乘机要求先外放五公。她看向上官婉儿,对上她愁苦的双眸,惊悟到起草诏令外放这五人的就是她,而李显并不打算自己出手对付梁王,也便是说这个黑锅,是由婉儿去背了。
果然,她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就听到韦月将拍案道:“五公乃辅佐陛下的神龙功臣,受李唐宗室拥戴,万民敬仰,此番落此凄惨下场,朝臣岂能甘心?其中内情,外人不得而知,都会认为是昭容您助纣为虐,协助了梁王,这将来史官笔下的骂名,不是陛下,是您呐!陛下如此懦弱,怎堪大任!”
宋玉蓦地惊悚,这才醒悟到他口中的五公就是神龙政变的五个功臣张柬之他们,而梁王自然是武三思。李显说武三思逼迫婉儿假传诏令的话犹在耳畔,李显竟没有跟太平讲实话,这分明就是李显默许,婉儿才会下笔,可以想象若是事后追究诛杀功臣一事,以李显胆小怕事的性格,大有可能全推说不知,叫婉儿背负这千古的历史骂名。
上官婉儿一声极低的叹息传入耳内,宋玉很快就觉察出来李显在他懦弱的个性下又想借机□□,所以也是在利用婉儿。她又是怜惜又是心疼,这个人儿也许根本就没将什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放在心上,只是想在这错综复杂的权力争斗中保全自己。婉儿定是那个最祈盼太平能够出山的人,因为只有太平可以让她不这么辛苦,可以让她不做那个被众人利用,只能裙秀善舞的棋子。
只有太平公主,可以让上官婉儿有一个明确的人生方向。
作者有话要说: 嘤嘤婴~~男人都是炮灰好不好?
☆、磨合
宋玉突然有了一种想要权力的渴望。
她咳嗽两声,将两人目光牵引到自己身上,淡声说道:“韦处士舟车劳顿,先行回家休息,梁王一事我会和上官昭容从长计议,但本公主不希望此事有第四人知道。”
在韦月将听来,这非是下逐客令,而是太平公主发话要领头对付武三思,恍惚间想起神龙岁月时太平公主的雷厉风行,叱咤天下。当即起身一拜道:“下臣恭迎殿下还朝!”再向上官婉儿拜道:“下臣回府敬听吩咐。”说罢躬身退去。
上官婉儿收回目光,投向宋玉,皱起秀眉道:“韦姐姐盯得你很紧,她极是怕你,之前我们都不能见面,眼下倒是因为那天你突然来了,吓坏了陛下,她到现在都还以为你跟我反目着。但你忽然又愿意还朝,还答应了陛下,婉儿真不知是该为此高兴,还是担心。梁王若是收到风声,只怕会先下手为强,我们的准备并不充分。”
宋玉伸手将她一缕青丝撇到耳后,抚上她的脸颊,微笑道:“好婉儿,不要担心,剩下的就交给我吧。”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锤案道:“要是可以一并除去韦后就好了,最好能换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