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道分为三层,两旁有青石扶栏,上层镂刻螭头图案,中下层扶栏镂刻莲花图案。含元殿前有翔鸾、栖凤二阁,阁前有钟楼、鼓楼。每当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在监察御史的监审下,立于钟鼓楼下等候进入朝堂。朝会进行之际,监察御史和谏议大夫立于龙尾道上层扶栏两侧。
宋玉下了太平公主专用的御辇,那些御史和大夫齐齐向她处看来,宋玉还走在含元殿至丹凤门宽阔的广场上,他们已全都转过身来,大礼参拜道:“臣,敬拜镇国太平公主,殿下千岁,千千岁!”
宋玉虽然做足了准备功夫,然而当真的走在这通往大唐帝国权力顶峰的路上时,她仍然止不住既是激动又是忐忑。
两旁戍卫的左右金吾卫将士,一张张脸上隐隐浮动着保卫盛世的刚强面孔。
宋玉尽量保持自己走的不疾不徐,同时也在调整自己的心情。从龙尾道上去时,她一一向御史大夫们颔首,给足了这些平日里没事专挑人刺头喜欢搅事人的脸面。这帮监察御史的头头就是那个比来俊臣还凶残狠毒的周利贞,想来这些御史大夫也不见得有多么清高。
含元殿上,一众排班列位的大唐高官,不是脸现惊愕,便是惊慌失措,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人淡定的恭迎着太平。李显很是激动的立即下阶相迎,垂帘后的韦后也跟了出来,脸上的皮肉略微有些抖动,就站在龙座旁边,直直的望向殿门。
宋玉,不,太平公主迈步入殿。
李显喜形于色的上去就握住她的两个手臂道:“太平,你终于来了,你知道我等你多久了吗?”
李显有意无意的话,把一众大臣从梦中唤醒,衣袂摩擦声中,全是“殿下千岁,恭迎殿下还朝”的嘹亮嗓音。
权力,这是宋玉平生第一次直觉的感受到权力,那是一种君临千万众之上的迷人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别人带给她的,而似乎是自她骨髓里流散出来的,仿佛一直都隐藏在她高贵血统之中。
韦后朝龙案那边仍然端坐在书案后的上官婉儿晦疑莫测的一笑,上官婉儿则微微颔首,淡然的回敬了一个高深莫测。
李显拉着她回到龙位,三推四请下,宋玉随他一并坐在了皇帝的宝座里。这个举动,令在场的王公大臣纷纷失色。
“陛下!殿下还朝臣等不甚欣喜,殿下请上座!”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白胡须修饰的美髯,老当益壮的精神抖擞。绯色圆领,外是紫色襕衫,上绣九章纹,金玉绶带,八旒进贤冠。
宋玉比对《职制律》和百官名册,很快判定这个对她坐上龙位很不满意的老头子就是宰辅魏元忠。她微微一笑,起身说道:“我来的匆忙,打搅各位议事,我……”她环首四顾,把目光落在左侧上官婉儿处,笑道:“我和婉儿一起吧。”说着也不理会是否妥当,径直去了婉儿身旁跪膝而坐。
一班大臣忽然见她这么好相与,尤其是魏元忠,都愣了愣,反倒是找不到话接下去,脸上颇为不好意思。
太平公主一入内,目光都聚焦在了她身上,韦后被晾在一旁,挂不住的讪讪,拂袖重回帘后,心付就算是太平又怎样,现在大权都在她手里,不怕太平玩什么花样。
上官婉儿先是朝宋玉优雅的微微俯身施礼,再抬头面对众臣开口道:“诸相公有事禀奏。”
宋玉对琐碎的国事半点兴趣也无,乘此机会打量起这些三省高官。
唐代上朝原来竟不是站着的,而都是有垫子,跪坐的。
左侧班列首位是宰辅魏元忠,其旁一人,同样服色,约莫四十来岁,高高的个子,四方脸上挂着笑容,眼睛不太大,但时不时会露出些锋利。
宋玉觉得在古代不能以现代人辨人的视觉去判断古人的年纪,你看他长了副四十来岁的脸,说不定有五六十岁了,反之也大有可能,想想什么兰陵王、潘安,大概也是如此。
这人宋玉一带而过,大概也猜到是怜儿口里鄙视的武三思爪牙宗楚客。接着她就留意到后面一人,那人年纪不大不小,正值男人最激情洋溢的年岁,神形俊朗,也正巧往她看来。
宋玉心中一颤,心道好个帅哥。那一双剑眉下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又放荡不拘,让宋玉在这一眼里差点就陷进去。这人高挺的鼻子下,厚薄适中的红唇弯起一个美丽的弧度,漾着令人目眩的笑容。
宋玉不用察看他的官服,第一直觉就断定他便是那个太平和婉儿共同的情人——崔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