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累死了,不想再回前殿去享受那醉生梦死,在现代她只不过是浑浑噩噩的和狐朋狗友们海吃山喝,现在不仅是海吃山喝,还得用尽心机,当真可谓是心力交瘁。
宋玉觉得自己不适合玩政治,讨厌政治。
昏昏沉沉里,也不知睡了多久,一股清淡高雅的淡香驱散了鼻子里那苦涩的酒味,似乎被谁抱了起来,头枕在一个温柔的怀里。
她疲惫的无法睁眼,唇角挑起笑意,迷蒙的道:“婉儿?”
“嗯。”熟悉的声音在耳畔低唤,宋玉认为这是天底下最温暖的所在,她翻了个身,抱住婉儿,呢喃道:“我好想你。”
上官婉儿低看着她,抚摸着她的脸颊,含笑道:“陛下着我来告诉你,晚宴那天他申时就来。”
宋玉享受的闭着双眼,噗嗤一笑道:“只怕是你使了什么法,名正言顺的来我这公主府吧?”
上官婉儿不置可否,说道:“你挑了几日的人,可有挑到中意的?”
宋玉摇首道:“都是些趋炎附势之辈。”
上官婉儿道:“即便是攀龙附凤,但多少也有真才实学,并非一无是处。”
宋玉不屑道:“谄媚诗赋,也算是真才实学?哎,最近看这些所谓才子写的佳作,却甘为朝廷走狗,多少令人扼腕叹息。你说这样的诗人,还能有写诗的心情么?只怕你那修文馆学士,是白开了。”
上官婉儿一怔,失笑道:“你这不是将我这个品评他们诗文的始作俑者也算进去了?”
宋玉猛地睁眼,醒悟到上官婉儿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大文豪,这个年代诗词写的好不好,都是她说了算。忙离开她的怀抱道:“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
上官婉儿见她紧张,笑逐颜开道:“一个人不能为了莫须有的虚名,就将自己的才华乃至性命搭上。他们只不过是为了在现实中最大限度的谋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至于通过怎样的渠道,在功成名就之后又是多微不足道呢?”
☆、晚宴
宋玉愕然的听着她的话,这就是所谓成王败寇的真理?
上官婉儿叹道:“作诗和做人可以是两码事,这大唐从来不缺卑鄙的文人。”
宋玉沉默了,她明白她话里的意思,这就好比她宋玉做人自认为还有良心,至少不会无端害人,可实际上做出来的,却不是那么回事。
“婉儿,隆基对你的成见似乎很深,你可是曾向母后举荐过他,说他是未来的真命天子?”
上官婉儿流露出一丝疼惜和哀愁,点头叹息道:“其实陛下一直都希望能有一个像太宗皇帝那样伟大的孙子,隆基有帝王气象,自幼就英武果敢,是个可造之材,相比起他的几个家族兄弟,他是其中最有希望继承李唐江山的孩子。”
宋玉微微皱眉,她不能理解所谓的帝王气象是如何看得出来的,但想想婉儿自幼长于深宫,也许只是凭借本能的识人于微去判断。只是婉儿目光如此敏锐,一下就抓到了未来的唐明皇,这眼光未免太犀利了。
上官婉儿道:“他还在恨我杀了他的母亲吧。”
宋玉头皮发麻,连忙追问,上官婉儿仿佛是在回忆般,说道:“那是旦哥哥被废之后,团儿诬告他母亲诅咒陛下,是我将他母亲骗进宫来的。”
宋玉心道完了,若是其他的缘由还好,这杀母之仇,估计李隆基是怎么也忘不掉的。
宋玉道:“也不是,他还是问了我你近况如何,也许这么多年过去,他已淡化了吧?”她这么安慰着婉儿,心里已很快下了决定,说道:“我让他和李承况等人去东宫陪太子玩耍了。”
上官婉儿吃了一惊,道:“若是失败了,岂非害了他?”
宋玉双手拽拳道:“成功之路总是需要义士。”
上官婉儿沉默不语,似乎并不赞同她的做法,宋玉知道婉儿是不会拂太平意思,只好以无声应对,但宋玉已不打算放过李隆基,绝不会留个背后捅刀子的人在身旁,安抚她道:“放心吧,有你和我在,不会失败的。武三思那边有什么动静?”
上官婉儿很快回神,笑道:“我让韦处士今日上疏弹劾他,陛下按下不表。”接着神色一暗道:“但只怕武三思不会放过他了。”
宋玉暗叹口气,革命的道路上总会有先烈的,韦月将恐怕就是这第一个。她把自己这边的情报与上官婉儿交换,上官婉儿眼神清亮道:“若魏相肯上书,那武三思定会急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