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_作者:党凤田(118)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第51章 孙园和大闹办公室

  孙圆和,在志得意满取利顺手的情况下,是圆和的。若是谁阻止他徇私,或触犯他的利益,他便一跳三尺高,一点圆和气儿也没有。

  六十岁的孙圆和,长一对“八”字眼儿,油瓶脸,下颏短。上身长,两腿短。好像漫画小老板。

  今日他不在家装病,又不在厂里转悠,见人嘿嘿哈哈。竟像一只豹子闯进厂长办公室来干什么?

  孙圆和原任副厂长,有职有权不干事。仗着老资格,长年在家“养病” 。别看工作不干,是便宜就沾。他对政治活动没兴趣。对生产技术一窃不通。但他精于对下索取,对上献贡,慨国家之慷,阿谀权势之人。就凭这一手,他虽然无德无才不红不专,却稳稳哉,乐悠悠,直当厂长几十年。

  广州那位私药贩子是他的秘友和上宾。精于生意经又擅长幕夜怀金的老厂,通过孙圆和,以出厂价套购大量贵缺药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广州,再转卖于港澳。几年来已获得巨额利润,所谓超级万元户。“官瘾无止,利欲不休” 为了常久保持这条财源小河的畅通,颇有心计的老广,常常慷慨大礼相酬。孙圆和不但有丰足的好烟、好酒、好茶、好布、好衣。而且有日立彩电二十寸,三洋收录机双声道。更妙的是,老广通过孙圆和给梁副局长和田副局长每人送一台二十寸日立彩电。还不定期的奉献“龙井”、“大中华” 。两位局长心照不宣,坐享其成,又无风险。当“官”真好。

  好事到了头,偏要闹改革。上边来了个“厂长承包”制。一下“革”掉了他的副厂长。国家政策他抗不动,干瞪眼,净骂街,有气没处出。好在虽然丢了鸟纱帽,还有老广的“聚宝盆” 。无官一身轻,一心一意搞“外块” 。老子“革命”几十年,每月只混肚儿圆。机器呀,科研呀,生产呀,资金呀,乱七八糟,有啥意思?只精于经济账的孙圆和,虽然还有“顾问”一个头衔,但他决心“不顾”也“不问”,仍然呆在家里琢磨事:和老广关系不能丢。

  老广又来了。他雇三轮把四个大提包运到孙圆和家里。打开提包一看,特制的降压麦乳精、进口咖啡、进口罐头、高级纸糖、蜜橘、桂元、香蕉、女人穿的高级羊毛衫,孙圆和的高级鸭绒衣......孙副厂长早把丢官的苦恼抛到九霄云外。嘴一咧,两眼笑成倒八字。啪!他豪迈地一拍老广的肩膀:“说吧,伙计,要什么,我兜着!”

  老广稳重地从皮夹里取出一张纸单,上面工工整整开列着他要采购的药品和数量。

  孙圆和戴上老花镜,瞅乎了一阵,啪,又拍一下老广的肩膀:

  “哈哈,真有你的,超级万元户!你这个单子厉害!人参蜂王浆五千瓶。出厂价四元四角二。你销售价每盒五元九角八,每盒获利一元五角六,五千盒就捞七千八;脉通五千瓶。每瓶出厂价三元一角。你售每瓶四元六角。每瓶利润一元五角,共获利七千五百元。这两项除去一切开支也净落一个大数。好哇,你这一张单子顶得上一个省长十年的工资。了不起呀!”

  孙圆和给他算利润账,其用意是:这钱是我帮你得到的,等于我给你的钱!你给我这些东西是应该的,并不多么!可是又一想,若没有老广在中间,别说大彩电。就是一合凤凰烟也没人给。这几年所得几万元的好处。也等于老广送的。双方合作,互利双赢。

  但今非昔比。老广带着孙圆和的便条去销售科开票时,卡了壳。销售科长陈平说,他所购药品均系计划内分配。今年尚没完成上交任务,不能卖给外地商人。

  孙圆和从来没碰过鼻子灰。一听老广汇报,他噢地一声,一跳老高。两眼又瞪成倒八字,两腮嗦嗦抖动:“反了!反了!老子下台没三天,条子就不顶事啦!人他妈的还没走。茶他妈的就凉了。真他妈的势利眼。什么玩意儿,我参加革命时,还没有你们。没干几天,就卸磨杀驴!”下台的怨愤又一下被勾了出来。他把脚一跺,屁股一拍:“我找他们去!”

  老广怕闹出事来。跟在后边一股劲劝他息怒。他在客人面前丢了面子,自尊心受到从未有的打击,又憋着罢官之恨,哪里听得进去。他像戏台上的丑角,瞪着八字眼,拉着油瓶脸,蹦棱着两条短腿,气势汹汹地来到厂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