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三笑嘻嘻的,一副亲切稳重的样子,操着省城的口音说:
“婶子,我不冷。今天这雪下得真大。若不是想你老人家我就不来了。今天做买卖路过县城,我便赶回家来。”
“哎哟,真是好孩子,你时时想着我老婆子。世上哪里再找你这样的好心人?你在省城帮她姐妹俩,又给我家买这买那。我们全家啥时也忘不了你的恩德。”
俏婶的眼圈红了。
“婶子,你这个人太好了,善良、厚道、讲仁义,你们云英盼弟都是好妹妹,可是太贫寒了,在省城孤零零的,缺粮少煤,连点青菜也吃不上。谁管,谁周济?我这个人,别看横样不咋样,可我有个好心眼儿。一看见穷人就心疼,一见人有困难不帮忙心里就不得劲。我天生就是这个脾气。”
“你出好心,必有好报。世界上的事,还不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我能有你这样的儿子多好!”
“喂,婶子,你要个儿子不行吗?”
“我才不要哩,你没看见,十八户哪个小子不是上月娶媳妇,下月和老子分家,哪家不生气吵架?”
“……婶子,你猜我这次给你们带来啥东西?”
俏婶客气道:“看你这孩子,怎么又花钱买东西!上次来留下一百多,这,这,你叫婶子怎么谢呀?啧,啧。”
“孝敬你老人家是应该的,不知这些东西你们相中相不中?”
卜三打开提包,一边拿一边说:“这一丈五灰的卡是叔叔的;这一丈五藏兰的卡是婶子你的;这丈三天蓝针织和丈四花的良是给云英和五妹的” 。卜三将布料展览在炕上。
俏婶感到眼花燎乱,心中阵阵发热。这些东西又要花一百多呀!平时就沾人家光不少了,现在平白无故怎能收人家这多东西?
“你把这些布还装起来,婶子怎能老财迷,要你这么多布料,回去时你一定带走。”
她见卜三不动手,她便上前收拾。但是,卜三把她拦住了,他诡秘地说:
“婶子,你先别收拾这布料。你听我说,我这次来办大事,要不拿东西,怕你不答应”
“看你这孩子,说的哪里话!只要你有用着婶子的地方,天大的事,我也替你办,说吧。”
卜三神秘地笑了:“叔叔没在家?五妹在哪里去了?云英明天来吧?”
“看不起婶子不是?不敢给我说?”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把他们都叫来。”
“真是,你这孩子有意思,你快说吧。说了我赶紧去办。”
“你不叫云英他们,我不说!”
“好,好,我去,我去。”
俏婶连大衣都没顾得披,两手抄进袄袖里。咯吱咯吱踏着厚厚的积雪,一摇一晃地走出去。
屋内只剩下卜三,他脖子一缩,哧的一声笑了。
一刹时,俏婶把在牛棚喂牲口的杆儿叔和在前院作针线的五妮找来。父女两看到炕上的东西,又看到从省城来的贵客,比看到卜宁和山伯还亲热,三人众星捧月般地围着卜三。杆叔眯着眼儿,张着大嘴,呵呵傻笑。五妮红着温厚的秀脸,崇敬备至的啃着手指头看他,俏婶亲热地问:
“你不是说有大事托我们办吗?人都来了,说吧。”
卜三故意难为情,他挠挠头,呲呲牙,似乎实难开口。
“怕你不答应。”
“你求我的事。还会不答应?”
“……我,我,我想认你作干娘,不知你愿意不愿意。”
三个人都怔住了。
杆儿叔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腼腆,手指头挠着后脑勺:“这,这……”
俏婶可高兴坏了:“哎哟,你是省城的贵人,我是乡下土老婆子,我怕担当不起哟。你愿意,就是我们一家的福,我还能不愿意?”
“愿意就好,我这趟来就是为办这事。明天云英来了,我给你们二老磕头。举行个仪式。”
“磕头不磕头我不争。我要的是你一颗好心。”
“今天是婶子,赶明儿就是“娘”,这些布料不说不要了吧?”
卜三把他带来的布料,一样样地介绍给杆儿叔和五妮。
俏婶在家是绝对权威。大小事全由她作主。
“孩子,你的孝心,我不能不领。可我不能收你这样多东西。我和你叔的衣料我留下,云英五妮的衣料你拿回去。临走时我给你买套像样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