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本身情节没有什么特殊,倒是舞跳的非常好看。看完之后,众好奇的男士女士们还意犹未尽,一边吃午饭一边遣人去把另外一部去年的片子也找来看了,这片子里跳的是探戈{98}。姜王二人坐在人群中,倒是笑着不大乐意参与讨论。等到晚上了,盛爱颐准备叫上她们一起去百乐门,可她们一副兴趣寡淡的样子,只好作罢。临走,倒是送了两张唱片给她们。
王霁月本来还在想着盛爱颐今天看她们俩的眼神有些玩味,却被姜希婕拉回自己家—王家有一个很不错的留声机,美国进口。回到家一看,果然新婚燕尔回傅家去了。此刻偌大王宅没有别人,散去仆欧,两个人在客厅里把唱片放上,款款跳起舞来。
“你又是在何处学的男步?”“我聪明,无师自通。”“胡说。”“噗。。。我开始喜欢你的时候,不正好在学跳舞吗?也就可以学了男步的跳法。自那之后就一通百通。”“哦?”
王霁月没多说什么,脸贴着脸,鼻尖对着鼻尖,电影里男主角比女主角高一些,而现在两人一样高,王霁月轻而易举就吻了姜希婕。她觉得自己可以通过持久的战争和永恒的优势获得胜利。
唱片是簇新,是流行,可为什么就这么暧昧呢?
作者有话要说:
{97}电影《伦巴》(),此片在国内放映之后便在上海掀起伦巴风。本片上映时间为1935年2月8日。数据来源:IMDb.
{98}.
IMDb上都找不到第二部片子的信息。。。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可是今天一直在下雨~
所谓环球同此凉热,美东也是暴风雪,CNN的用词是"epic”,连我等最南边都一直在下雨。大家在国内要真心注意保暖啊!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北平,1935年12月8日,清华大学。傅仪恒下了课拿着书往回走,遇见学生便点头微笑,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她卸下一身防备,无比轻松,因为要她注意的人此刻竟然全不在校园中。都在燕大。
昨天她见过了李常青{99},然而对方的态度不置可否—毋宁说现在中央的态度也是不置可否,或者说成是没有能力决断一个“可否”也可以。既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她想,反正彭涛{100}是可以放心的。周小舟虽然看起来年资尚浅,回到这个大集团走了一些弯路,但古语有云,“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这一把大火如果要放,怎么能够少了他们。傅仪恒有种直觉觉得这可行,哪怕会变成有些人眼中的另一次啤酒馆政变,结局也会是好的。而且她吃定了这是学生,不是流氓,以目前局势,北平当局没有把他们抓进去判刑不放的理由。内部会议上,她坚决主张支持学生的行动,但答案依然是不置可否。也罢,火烧起来了添柴也不迟。
笑意更深,她玩味着前阵子的那句话“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脑海里冒出一个不太合适的比喻:一腔热血有时候与汽油无异,舆论好似温度,一切正好的时候,一点火星就足够点着。
书桌当然安放的下,只要你站上去。
她匆匆走过,看也没看一眼,直接回办公室去了。有那么一瞬间想起王婵月,她知道她是不会参与这些事情,也不甚关心,却总能有一种冷眼旁观的思辨。那待事情过去,总要找她来聊一聊才好。她断然不知道王婵月却正在风暴酝酿的核心踌躇逡巡。
王婵月本来是不想来的,她又不是什么积极分子,政治立场一点都不进步,充其量不退步罢了。但她总有一种不太好的直觉。她怀疑傅仪恒的身份不是一天两天,于是总觉得在这个随时会燃烧起来的冬天,傅仪恒一定也在某处煽风点火。而且她还就想证实这种猜测—她要彻底的了解傅仪恒的身份,哪怕从一些别的渠道,因为傅仪恒只怕是断然不会告诉她的。但了解了就能怎么样吗?她没想好,就算真的如她所猜测她就会和傅仪恒站到一起去吗?也许吧,她想成为她的战友,想绵延她们的关系,直至更久的时间,更广阔的人生层面。朋友是清华学生,说要来燕大参加会议。这位朋友一直想把王婵月拉入伙,可是王婵月一直相当冷淡。这次意外的答应前来,他还以为是终于要成了,哪知道这位小姐只是想来看看傅仪恒在不在。
可她到了燕大却又踌躇起来,不知道该不该去找进去;她就好像做了不该做的错事一样,选择在暗处寻找偷窥的机会。朋友无奈,考虑到会议机密性也只好作罢,与她相约门口见面。她心中苦闷,便在熟悉的燕大逛来逛去,路过体育馆,恍然间觉得紧闭大门的体育馆有些古怪,为何紧闭大门呢?当然也说不上为何不紧闭。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没有确切理由,但是不对,好像快下雨了就能闻到若有似无的雨味,快着火了就闻到烟火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