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婵月散尽所有轻装上路之前,给家里发了一封电报,算是逃亡前最后的绝笔。事情日益严峻之时,王家就三番五次给王婵月发措辞严厉的电报让她马上回家,她不。也不回话。吓得王建勋两口子不知道如何是好,王浩宁自打光明正大投共他们家就当他是死了的—这既是为了王浩蓬,更是为了王绍勋的面子。这会子要是让两老知道次子在天津,只怕无论如何也要搭上这条线让次子去捞另外这个不孝女。可惜蒙在鼓里的两老只能让长子去想办法,王浩修那些个朋友这种时候跑都来不及,鲜有几个还留在天津的,都是躲在租界里不肯出去,谁也不肯替他派人去北平捞人。手眼通天的个顶个都不行了,何况在家急得要死的王霁月。她所能做的,无非是通过姜家去问一些关于平津方向战况的消息,以此揣度妹妹是否安全。
姜希婕劝她不能,自己也没有底,只好猜测:“你也别太担心,婵月这样不愿意回来,肯定是跟着那傅姑姑,跟着她,我觉得。。。”“怎么样?”王霁月有时候着急起来顿失理性,习惯于依靠这种时候一定负责理性和坚定的姜希婕,“逃出来不成问题。很有可能要去山西。去了山西咱们要是能联络上,也就不怕。到时候再说。”她自己说完,自己都不太相信。王霁月点了点头,发现爱人眼圈又黑了一层,面色越发憔悴,心中怜惜便伸手抚摸,“你最近也辛苦了。。。洋行打算怎么样”“不知道呢,顶上的意思我也不知道。只是每天都差人往警备司令部走。”“要是让人家知道你们家已经把家财都转移了,可是要吓破多少人的胆。”
姜希婕为此事所累,长叹一口气,坐在沙发扶手上,道:“大伯也未必真的不愿意。反正让他做亡国奴他是断不愿意的。”
两人忽然沉默,一时都在思考着上海打不打得起来、要是真的打起来会怎么样。姜希婕想,他们家的命,自然跟着中央政府走,必定一路南迁,大婶把财产转移到云南去,吃定了和龙云交情好而日本人打不过去罢了,只是难道要这样一路南迁逃到西南边陲去?王霁月想,姜家只怕是要跟着南京政府走,浩蓬肯定也是跟着参谋本部走,她呢,自然也是这连襟两家迁徙团的一员。只是,父亲会怎么办?浩修呢?浩修会一起走吗?
一夜之间好似海獭失去了家园,漂流海上,大家要紧紧握着手靠在一起才不会孤零零的失踪。但纵使是拉成一个圈的海獭们,不也一样只有随波逐流的命。
作者有话要说:
{2}北平驻军二十九军军长
{3}时任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
王婵月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半世浮萍逐流水呢?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7月28日,姜希泽夜里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一点。这还算是半路争取一点点时间飞车回来的。路上检查的士兵见到警备司令部的牌子,自然拦也不敢拦。实际上,于他而言,这还算是纡尊降贵了。
他们已经收到了近卫文麿{4}的讲话全文,仗是必然要打了。他想,不知道行政院会议上陈部长{5}说的话有什么效果,他自己倒很清楚,中国的海军是打不过日本人的。要决一死战,上海首当其冲,到时炮火连天,租界?租界又怎么样。
他家这几口子人,谁能留在这里,万一真的上海陷落,势必为日本人所扣留以为要挟之用。他从司令部开完会出来的时候,他爸爸给他打的电报到了,让他赶紧回家安排一家老小撤往内地。他想问父亲,往哪里撤?父亲此刻孤身一人在南京,兄长已经在带军队往上海方向集中,作为高级军事情报人员他则去向不明,总之不能携家带口,怎么撤?去哪里?哪里就安全了?
参谋会议上,谁也不知道仗会打多久,要怎么打,现在到底是要和还是要战,是要一战到底,还是且战且和,日本人会从哪里打过来,华北陷落之后,山东一线能不能守住,会不会被合围,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想出来。
他回到家,坐在车里,抽了一根又一根烟,一直都不下车。
足抽了半包之后,他下车走到厨房给自己倒水喝。万籁俱寂的凌晨两点,连水滑过喉咙的声音都分外清晰。“你回来了。”傅元瑛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后面,姜希泽也没觉得诧异,倒是也给妻子倒了一杯,还刻意混了一点热水在里面,虽是温吞倒好过全凉,傅元瑛身体一直不好,做丈夫的连她喝的水都要担心。傅元瑛接过,小呷一口,闻到丈夫满身烟味,问道:“怎么样,什么时候打?”“不知道,看什么时候日本人开枪吧。”“家里准备怎么办?”“爸爸今天来电报说,让家里马上走。” “走?去哪儿?” “现在看来,上海一旦被占南京就危险了,政府一定会退到武汉去。一起退到武汉吧,无论如何,保卫都要安全些。在武汉呆不住,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