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镯记_作者:尼可拉斯(222)

  是以,姜希婕的日子变成了成日都在被人要东西。家里的饭馆她扔给嫂嫂们打理了,即便嫂嫂们闲的没事在家也得响应蒋夫人的号召给前线将士缝衣服,但她就是能忙的两脚不沾地。不光是医疗方面,王霁月她们的保育会也想要从物资里面要一点—姜希婕好歹算是这一群人的副头,听到这茬的时候颇想吹胡子瞪眼奈何没有胡子—夫人你都号召缝衣服了,怎么就不能自己解决一下,再说要经费也找陈立夫{22}啊,编外一个师的经费呢;于是她颇没好气的说:“告诉保育会的人,我们过手的物资给了苏联,钱到了财政部,我们既不能支取也不能分肥,找我们要不上!请夫人另寻高明!”

  这话传没传到宋美龄那里她不知道,她觉得应该没有,宋美龄忙着呢;就算她不忙,她也许也根本不在意;就算真在意这回事,她才不怕。

  这话最终传回到王霁月耳朵里,王霁月回到家就笑她。“好好的说那么刺儿,叫人家多下不来台。”姜希婕一愣,“我那可是实话。我还想问呢,是谁这么缺心眼去找我们。”王霁月见她依然有气,只好说那人是想自己分肥罢了,不要理会,不多日没有油水可蹭自然就走了的。“想想可恶!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到士兵手里还有几个钱?占那么多钱财在手里,花不了带到阎罗地府去撑死吗?”王霁月一边笑一边给她夹菜,然后道:“毕竟不是人人都像咱们,有大婶眼光长远啊。大部分人都是遭逢乱世无处保安全,慌乱之中一定会想多占据点什么才有安全感。”徐氏的确眼光长远,她前日拿了一封电报给姜希婕看—之前托人把1/3的财产转移到了美国,现在在纽约置了房产,也依旧托人照看着。所托皆可放心,虽然谈不上盈利,但相比在国内自然是好得多。想起之前她曾与徐氏有过讨论,说那么一大笔钱去哪里好,是欧洲还是美国。姜希婕觉得哪里都可以,反正比呆在马上打起来的国内强,不行和王家一起走到马来亚去也可以,反正都是有人照应的。徐氏坚定的只选择美国,拒绝马来亚的理由是终究是殖民地,别人操控没有出路,而且大家都去万一出什么变故就完了;拒绝欧洲的理由是她年轻的时候在欧洲呆过,觉得不安全,万一再想一战那样打起来就完了:不如美国,总之又大又强,横竖没有人能打它的。

  老小老小,徐氏拿电报给王霁月看的时候表情更像献宝。王霁月只好一边笑一边恭维。

  如今两家人正式住在一起,反而显得有些尴尬。虽说明面上最核心的关系是姜希泽和王浩蓬的连襟关系,但似乎更紧密的分明是她们俩,出入成双,携手共进,若说拿什么好姐妹好朋友来比拟,那真真是低估了她们在旁人眼中的亲密程度。王霁月觉得整个院子全家人都是拿她当姜家的媳妇看,妹妹不用说,连浩蓬和元娥也是一副看待姐夫的样子看姜希婕。

  不知道算好事还是坏事,总之尴尬就对了。

  因为两人都忙,总是晚归,便成了吃饭的第二梯队。赵妈总是先和夫人少奶奶们先吃第一拨,再等三位小姐回来了给她们摆上第二桌—王婵月总是推说不饿,等着和那俩一起吃。今天也不例外,姐姐回来之后就等姜希婕,两人遂先坐在院子里喝茶—夏天的重庆热的让人完全无法入睡,一大家子人都恨不得躺在院子里才好。赵妈问想吃什么,王婵月说只想喝粥,白粥配小咸菜好了,“热,没食欲。”王霁月还是说有什么就吃什么,都拿来好了。“原先在广州也不见你这样,好好吃饭。要不然要累坏的。”姜希婕开店的时候以私人渠道捣腾了不少粮食,每天变着法喂全家人,她好像总是担心来日要闹饥荒似的,全家人笑她是现在拼了命的吃免得来日饿死。

  王婵月那晚听见她二人的对话,站在黑暗中看着她二人模糊不清的背影,依靠在一起—那是无可替代的幸福,觉得自己好像霎时间从天灵盖向下彻底的裂开了一道裂缝,痛不可当,却又因为太痛,恍然间已经麻木,不再能够感觉到痛的存在。置身其中却浑然忘却。走到两人身边,被她姐姐拥抱住,继而长出了一口气。自那之后她不知是开了什么窍,总之倒不那么浑浑噩噩了,是故王霁月觉得她去医院工作虽然幸苦倒也是好事一件。只是镇日跟她说要注意防空洞的位置,要是真的要出去救人也要注意安全。说她们医务工作者虽然要冲锋陷阵但也要保护自己的安全,毕竟是珍惜的人才,是能救命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