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瞬的迷恋。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是一年多前写的了,算不上黑历史,只是很稚嫩。
最近会先把《七日情人》填了,是西北旅行暗恋文,百合,也是短篇,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第2章 即停
姜怀玉醒的时候时针正指向七,她套了件薄外套就往阳台走。外婆的家在水坝闸附近,所以她的窗外就是河流,远处就是青山。大抵是因为盆地地形,水汽散不开,所以雾多,现下姜怀玉的眼前就是薄而轻,缥缈的一层水雾。
不知怎的,她就想起昨天那家店的店主,又思及那双初见她时惊讶又极力遏制自我恐慌的,黑黝黝又雾蒙蒙的,猫一样撩人的眼。
嗯,焦糖布丁仿佛刚刚入口,顺滑而下,唤醒了心中甜蜜的波澜。
姜怀玉张开手五指撩过头发,又两臂前展伸了个懒腰,略微抬起下颚,极为舒适地叹出声来。她近日来心头积郁的阴霾在这水汽中被尽数驱散。
“鱼鱼,下来吃早饭了哈!”
是她的外婆,一个退休老教师,那时候还没普及普通话,老人便讲了一辈子的方言。
老人把碗筷都摆好,热腾腾的豆浆已盛进碗里,金黄的油条冒着香气。老人的皱褶都因为孙女的到来而轻快了许多,但仍有愁容纠缠着她。
“来吃吧,吃安逸了再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外婆絮絮叨叨,手颤动如同枯树抖落秋叶,“不说话就不说话嘛,想要啥就给我发微信哈。”
姜怀玉笑着点头,她的外婆啊,可是个新潮老人。
大家都在包容她的任性。
吃完饭,姜怀玉坚持要洗碗,神情笃定不容拒绝。她知道外婆有早起约人爬山的习惯,因而半推半搂地带着老人往门外走。
江仲英还是有些担心这孩子,姜家那边都把事情告诉她了,她也知道了为何这个主持人的苗子再也不愿开口讲话,想到这,她那因为年迈而缺失了水分的眼睛又湿润起来,江仲英叹气,又无法劝说,只希望鱼鱼可以早日解脱。
也怪她,怪她们这辈,没给儿孙拼出个好的身份。
姜怀玉又怎么会不知道外婆的情绪?她正对着外婆,把老人揽进怀抱,又轻拍着外婆的背,以示抚慰。上一次该是她被拥抱,那时外婆还冲她唱着摇篮曲,而现下姜怀玉抱着江仲英,只觉得轻飘飘得如同在拥抱一张白纸。
目送着外婆离开,姜怀玉发现,曾经三尺讲台上的踩着坡跟鞋咚咚咚的严厉女老师,如今扶墙走路,都已发不出声音。
老年啊,姜怀玉看着外婆的银发,感叹。
姜怀玉到店的时候,才九点不到。“沉默岛屿”周围的店铺都亮灯了,只有她的目的地被黑暗笼罩。姜怀玉走近,看门口的小黑板写着,十一点开始营业。
无处可去了。
姜怀玉瘪瘪嘴,干脆开始闲逛,走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孩童奔跑,或在河边的杨柳下瞧老人们博弈。老城区的路还是石板的,进了新城区就变成了水泥地,斑驳的墙壁变成了雪白,恍如隔世,像是穿越了时空。
十一点,姜怀玉准时推门而入。
可惜等待她的不是那片雾,而是一个衣着潮流带着眼镜的男人的问话。
“欢迎光临,想喝点什么?”
姜怀玉没搭理他,左顾右盼,也没在店里发现其他人。
“哈哈,您是今天的第一位客人。”吴泉一边整理手工咖啡的冲泡工具,一边试图和这个客人聊天。
姜怀玉不说话,只是看,她发现了一扇白色小门,如同芭比的秘密之门。姜怀玉好奇地朝吴泉投去疑惑的目光。
吴泉在心里嘀咕这家伙不爱说话高冷得要命,面上却还是带着笑:“里面是烘焙处,不让进的。”
姜怀玉终于明白了,雾该是躲在这里了。
她到吧台,在手机上打字。
「Cappuccino」
几乎是习惯性讲英文了,姜怀玉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字母皱眉。删掉后重新打了一排。
「卡布奇诺,中杯。」
吴泉这才明白这位客人的特殊性,但他态度没有任何改变。
“还需要点什么?”
姜怀玉看着菜单。
「一份马德琳。」
“一共65。”
玛德琳现烤现做,价格自然贵点。
姜怀玉喜欢吴泉的态度,自从她成为“哑巴”以后,见过太多同情特殊又或高高在上的眼神,他们似乎在窥私她的过去,企图从她身上挖掘出悲惨故事,并且借此来发泄自己分泌过剩的怜悯,再把她当作谈资讲给别人听,衬得自我格外道德高尚。